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创新成果—— 不能“躺”在纸上 要转化为百姓的“一餐一食”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9/30 11:12:55

本报记者  顾雨霏  刘艳芳

  国务院办公厅9月12日印发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鼓励企业开发营养健康食品。这既是对广大群众健康关切的回应,也是为食品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推动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合理膳食行动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在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导下,北京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多家单位在北京举办第四届营养科技创新大会。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和标准创新管理司等相关司局领导、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营养与健康 新见解·新技术”“探索与科技实践”“儿童营养·质领升级”“功能性脂质与应用”“法规标准与高质量发展”五大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以“专业”的力量洞察技术的瓶颈、发展的核心、未来研究的方向,助力食品领域的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

制度创新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起步晚、基数小,但成长速度飞快,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消费者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保健食品注册处处长宛超看来,产业能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支持。

  以作为营养健康食品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保健食品产业为例,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乱”—“治”—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因为我们原有的监管制度与产业的发展情况、老百姓的健康需求都不太匹配。”宛超坦言,这导致保健食品产业一度失去了发展动力。

  为推动保健食品产业健康、规范、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对相关政策不断进行升级完善。“我们主要从守正、创新两方面推进制度创新。”宛超介绍,守正就是要坚守正道,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对保健食品要坚持“严格注册”,我国实行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双轨制”,以高质量注册来推动高质量备案,目前已形成“备案是多数、注册是少数”的工作格局。

  “创新就是加强部门联动,通过建立新机制、开放新通道等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宛超举例说,保健食品使用新原料、申报新功能,可由市场监管总局受理后,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进行技术审查。日前已发布公告,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拟纳入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建议,鼓励、引导个人、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参与保健食品新功能开发评价。“近期,我们还会对保健食品的剂型进行调整,增加一些普通食品形态的剂型。我们坚信,制度创新一定会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立实认为,我国在推进政策创新时可以借鉴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经验。“从1958年发布GRAS(一般公认安全物质)清单,到1973年提出GRAS确认申请程序,再到现行的GRAS通知程序,美国GRAS的认证程序发生了多次重要变化,这为我国新食品原料的研发与监管带来了启示。”张立实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强调新食品原料的研发,生产企业是产品安全性的“第一责任人”;二是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对新原料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资料进行评估,并向申报人反馈意见;三是专家(组)对新原料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应严格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本着对食品安全和大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对申请人所提交的以及当前通过各种途径可能获得的所有安全性相关资料进行评估;四是应重视“特定的使用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认为是“安全”的物质,也可能出现新的风险隐患,应及时对其进行重新评估,更新相关名单。

  随着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细分赛道迅速崛起,为保障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细化和完善从未停止。“药食同源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药物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针对食药物质,我国已明确了其定义及目录扩增管理流程,并持续密切关注相关科学证据,对食药物质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二室主任张磊表示,一系列举措有效保障了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食药物质的健康声称尚不明确。“我们的思路是探索基于中医理论的食药物质食养声称路径,争取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做到合规、科学、规范合理的声称,进一步发挥食药物质在健康中国建设、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理论创新

更好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

  对于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态势,业内形容其为“新新”向荣。这里的“新”,除了指政策创新,也指理论创新。近年来陆续形成的新的科学理论,不仅引领着产业创新发展,也更好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元的健康需求。

  “老百姓想提升自身健康水平时,无所谓看中医还是西医,他们要的是‘见效’。因此,要加强目标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营养、医学、智能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杨月欣表示,慢性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慢性病防治,业内已形成了科学共识,例如,膳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成本低、收益高,是最佳的慢性病防治策略;“合理膳食、因病施膳”是食养食疗的核心;加强临床实践是强化营养食疗技术最佳途径等。“科研机构应发挥营养学科和传统中医药专业特长,加大膳食营养和慢性病研究投入,落实医防融合,努力提高我国慢性病防控的新质生产力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峰也表示,中西医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差异,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中医证型划分和对病因机制的研究为设计食养配方提供了依据,而现代营养学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这些配方的科学性。“传统食养理论为原材料提供思路,现代营养学技术帮助提取有效成分,多方面的互补融合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综合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久坐后腰部不适、下楼梯时膝盖不适、写字久了肩膀不适……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其实都属于“行动力健康”范畴。“行动力健康可以从平衡、耐力、力量、敏捷、柔韧5个维度体现,影响着人们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刘小鸣表示,最新调研报告显示,1/3以上的人群对行动力健康极为关注,且这个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与高关注度相对应的,是相关研究的不充分。“未来,我们针对行动力健康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将进一步探索更多营养素和成分的作用机制。行动力相关理念也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

  有人认为,衰老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也有人认为,衰老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衰老会带来疾病。事实上,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衰老定义为一种新疾病,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衰老干预研究。“衰老的进程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影响,需要明确的是,人们的生物学年龄不等于身份证上的年龄,依据生物学年龄判断身体健康状态才更加科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绮表示,一些特定的干预能够减缓,甚至逆转衰老“时钟”。“通过确定衰老标志物,建立精准的生物学年龄时钟,将为健康生存寿命、衰老相关疾病的预测以及衰老干预效果的监测提供准确的度量。”

  在我国,功能食品缺乏法规层面的定义,一般指除了满足人的基础生存所需营养之外,传统医学认为长期吃有益健康或添加了某种有益健康的功效性成分的食品。相较于业内讨论已久的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等,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出现的“弱功能性食品”(未达到保健食品的要求)的产品种类。“弱功能性食品整体呈多元化趋势。”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孙桂菊指出,一方面,当前,消费者对具体维生素及营养补充剂的功能有了一定的认知,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添加自身所需营养素的产品进行适当地补充,不希望有“吃药”的心理负担。因此,以软糖、粉剂、口服液剂型呈现的含特定元素的弱功能性食品得到了他们的青睐。另一方面,国内新锐品牌和国外品牌的代餐产品、辅助美容产品走俏,“运动营养”“体重管理”“容貌管理”相关的弱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得到验证。这些产品不具有法规层面上的保健功能,但却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未来可期。

技术创新

确保成果转化落地

  近年来,营养健康食品领域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我国成人益生菌市场体量较大、增速较快,婴童益生菌市场体量较小,且增速已经逐步放缓。“事实上,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良性作用。”帝斯曼—芬美意i—Health营养科学高级专家陈韵介绍,调整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一种可调节免疫反应的新途径,某些特定的菌株还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因子调节,来控制特应性皮炎的症状。此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鼠李糖乳酪杆菌LGG对儿童特应性皮炎有着很强的辅助治疗作用,“虽然作用机制数据有限,但近期的研究数据显示了已知的微生物群衍生代谢物丁酸盐有着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她认为,为了得出关于菌株特异性与不同特应性疾病(如食物过敏)之间联系的决定性结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投资设计良好的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同时,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作用的潜在机制以及潜在的长期益处。

  开展肥胖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提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课题组借助肠道微生物研究和代谢组学检测技术,深入探索了膳食如何通过具体的分子机制影响与肥胖相关的疾病风险。这一研究为通过个性化营养优化健康、预防肥胖相关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郑琰说。

  谈及技术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说,“只要人们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发展快,形势严峻,心脑血管疾病负担较大。他表示,数字健康、人工智能、现代生物、精准医学等现代科技能够有效助力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未来,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适合实际情况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方案。

  “对于膳食营养与健康领域,我们还有太多未知。膳食、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如何进一步优化膳食营养评价的技术和方法?膳食营养如何影响全周期生命健康?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加以解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未来,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营养问题和食物资源,强强联合,扬优势、补短板,构建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到产品营销一条龙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催生更多的营养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多、更好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加快推进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优化升级。

  “当前,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营养科技创新、食品新原料的研发创新和食药物质的应用创新等都是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监测评估处处长陈波表示,各创新主体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把握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加大科研投入,共同攻克科技难题,推进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升级。他同时提醒,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新技术和新配方无法对接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仅限于发表文章、成果仅在试点应用等情况,各创新主体在开展营养创新项目时,要立足实际应用需求,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确保成果可以转化落地,“创新成果不能仅‘躺’在纸上,要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一餐一食’,切实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中国食品报》(2024年09月30日01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