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四个前所未有:食物系统发展面临新机遇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19/8/29 18:24:12

  近日,由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9北京健康大会“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专题会议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指出——四个前所未有:食物系统发展面临新机遇

  (本报记者  王  薇)食物系统是指涉及生态、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巨大系统,是农林水产业、农业相关产业、加工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消费联合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在此次大会所设立的12个专题会议中,“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专题会议,受到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会场内座无虚席。此次专题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主持。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议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健康膳食和可持续生产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重大

  陈君石院士首先介绍了食品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目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营养专家常素英作了“健康-膳食与可持续食品系统”的报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副主任郭燕枝研究员介绍了“中国食物系统与健康”;卫健委疾控局慢病与营养管理处主任科员段琳谈了全社会共同努力,控制儿童肥胖流行。

  陈君石指出,食物系统的建立,涉及各方面、各领域,对营养和健康具有重大关系,同时能够影响联合国可持续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食物系统。”陈君石指出,要加强科普教育,告诉大家“吃饭不止是个人的事情,这一行为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很大。”

  常素英介绍了我国居民的健康营养状况以及EAT-Lancet委员会摘要报告。她谈到,与2010年相比,我国居民的慢病发生率进一步上升;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高于亚洲平均值。同时,我国儿童的水果摄入量远低于亚洲各国的平均摄入量;含糖饮料消费持续增加;在外就餐频率增加。

  EAT-Lancet委员会摘要报告指出,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膳食与人类健康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联系。最终消费(健康膳食)和生产(可持续粮食产业)这两大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有着重大影响。从当前膳食转向健康膳食,有望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益处,每年约防止1100万例成人死亡。报告还提出了为实现健康膳食和可持续生产的五大策略。其中之一是把食品损失和浪费至少减少一半,向联合国可持续目标看齐。

  为世界食物系统发展
提供可借鉴模式

  郭燕枝在“中国食物系统与健康”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生产系统受到很多威胁。“现在亟须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中国的食物系统与健康。”郭燕枝呼吁。

  郭燕枝系统概括了近年来我国食物系统所取得的成就。一是食物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从粮食产量来看:自2005年来,中国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连续11年超过5亿吨;连续6年突破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其他食物产量也显著增长。从食物质量来看,我国高度重视从田间到餐桌的食物系统安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逐年改善。二是食物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科技支撑水平显著增强,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三是食物加工能力开创新局面。从加工布局来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升。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五是食物营养规划及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郭燕枝用四个“前所未有”来形容新时期食物系统面临的新机遇。一是经济发展利好环境前所未有。国内生产总值从“十二五”初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二是食物系统发展的基础前所未有。粮食产量基础稳固,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以上。三是居民食物营养改善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将有更多居民注重食物营养与健康。四是国家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前所未有。同时,郭燕枝也从中国食物生产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素摄入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中国食物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食物系统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郭燕枝对我国食物系统充满了期待。她谈到,进入新时代,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食物系统发展需要着眼于满足人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新需求,在保证数量安全基础上,将理念转型、方式转型、消费引导及法律体系建设等,作为中国食物系统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食物生产方式要加快转型。”郭燕枝说,过去,粮食短缺,农业主要盯产量,生产什么卖什么吃什么,卖不出去了国家兜底;现在,农业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一些大宗农产品总量过剩,库存积压严重。新时期,必须由过去“生产什么吃什么”逐步向“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

  加大科普
推进食物系统建设

  此次会议还特别设置了对话环节。常素英、郭燕枝、段琳、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方权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杨晓光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研究员、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总工程师牛兴和及百事亚洲研发中心营养科学总监刘锋参与讨论。

  多次参与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制定工作的梅方权表示,面对食物消费中存在的不可持续等问题,基于健康和营养等因素,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的食物系统。应清晰地认识到新的粮食安全与营养研究问题,共同建立新的食物与营养系统。新的第四部《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的研究编制工作即将启动。启动编制这部新纲要,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有力抓手,是指导食物营养发展工作连续性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从事营养研究的杨晓光认为,要实现食物与营养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要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应大力倡导指南中提及的平衡膳食。

  赵文华则表示,如今,外出就餐频率的提升,膳食结构的改变等等因素,给我国的营养监测工作带来了挑战。未来,要扎实做好营养监测工作,以支持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常素英则表示,未来,还需要卫生部门、食品部门联手更多部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牛兴和谈到,在国家有关营养与健康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的大背景下,下一步,要加强“倒逼机制”,集中力量,让行动落地;在产业方面,要落实有营养指导的生产。同时,建立产学研机制,让成果真正落地。刘锋认为,在推进食物系统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还要加强科普教育。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