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衡南县泉湖镇打响耕地治荒“攻坚战”,600多亩抛荒地变成良田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1/4/9 15:26:37

 

DED13D78@4F826646.67BE6E60.jpg67B54655@EACE775C.67BE6E60.jpg

 

 

(刘先卫、张春兰)4月6日,在湖南省衡南县泉湖镇红湖村一处抛荒地复垦现场,旋耕机来回穿梭、挖掘机挖泥修坎,以往杂草丛生的抛荒地,不多时就变成了飘着泥土气息的水田。村民们抢抓春耕备耕时节,在翻耕好的水田里施肥、播种,荒废的田野里呈现久违的田园画卷。

国无粮不稳,民无粮不安。为有效遏制耕地抛荒,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今年入春以来,泉湖镇吹响“打赢耕地抛荒弃耕整治战”的冲锋号,强力推进耕地抛荒治理工作,打出整治耕地抛荒“组合拳”,多举措力促复垦复种,一批昔日“望天收”的抛荒地,如今重现生机。经过集中整治,全镇605.9亩抛荒地已全部翻耕复耕,复耕率达100%。 

织牢政治“压舱石”,筑稳粮食“生命线”。为切实抓好耕地抛荒整治工作,泉湖镇将耕地抛荒整治任务和粮食种植计划等责任逐级落实到村组。提出“政府搭台村组唱戏”的工作理念,实行禁止耕地抛荒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各村积极行动,党员干部自觉参与抛荒治理行动,严格按照“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党员包农户”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工作调度督导、情况每日上报等工作。针对部分复垦难度大的抛荒地,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农业技术人员实地踏勘,现场办公,进行复垦规划,确保治荒工作取得实效。

绘就明确“信息图”,列出详细“任务书”。为全面摸清全镇耕地抛荒底数,泉湖镇村干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各农户和田间地头,逐户对抛荒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摸排登记,厘清撂荒面积、承包关系、位置、耕种现状等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对排摸出的抛荒地,以自然村为单位,召开座谈会进行分析研判,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建立耕地抛荒整治台账,按照“定任务、定内容、定目标”的管理办法,列出详细“任务书”。同时加强工作调度,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抛荒地治理措施。为复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构建“大宣传”,奋力下好“先手棋”。泉湖镇组建“劝耕治荒宣传队”,入户上门宣传惠农政策,召开粮食生产工作屋场恳谈会,通过悬挂横幅、张贴粮食生产宣传标语、致村民的一封信、发放《遏制耕地抛荒十条措施》、《抓好当前粮食生产工作的“十条提示”》、村村响广播等方式进行入脑入心宣传。共制作粮食生产大型宣传广告46幅,宣传横幅108幅,不干胶320余张,宣传标语900余张,发放粮食生产致农户一封公开信20000余张,发放技术资料汇编870余份,召开粮食生产工作屋场恳谈会18次,在全镇树起坚决整治撂荒地问题的“风向标”,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群众自主复耕复种的积极性。

有效提高“战斗力”,打好治荒“攻坚战”。为夯实治荒基础,泉湖镇共投入整治耕地抛荒资金近60万元,出动农机22台,挖掘机16台,微耕机百余台,人工2560人次,新修机耕道36.5公里,疏通渠道42.3公里。调配水稻和蔬菜等种子近万余斤,备足备齐农资。通过“旱改水”项目和扩种改种等举措,积极动员有能力的农户恢复耕作计划,确保适种土地应种尽种。

对于最难垦复的“畔泥田”、“冷浸田”等不适宜机械作业垦复“硬骨头”,采取人工、“鸡公船”打和耕牛犁等最原始的办法不惜成本进行翻耕。与此同时,该镇组建“代耕助农服务队”,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农户代耕农田。鼓励集中流转、代耕代种,引导种粮大户流转抛荒地进行规模种植。源泉村全明其、罗华生等大户今年翻耕抛荒田近200亩,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据悉,泉湖镇为从源头上解决耕地抛荒弃耕问题,稳定粮食生产,按照“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该镇对拒不复耕又不同意流转的承包户,抛荒弃耕连续两年以上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依程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并组织复耕,确保不漏栽一块田,不抛荒一块地。对于复耕复种效果好的村组和种粮大户,镇里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提高群众复耕积极性。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