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黑龙江鸡东:“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0/11/26 15:56:47

image.png

本报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武智  张明新

  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上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有效防止返贫致贫,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鸡东县有123个行政村,其中120个行政村有贫困人口。2019年9月30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并实现“三通三有”。

  日前,记者来到鸡东县向阳镇忠信村贫困户杜海刚、田玉娟家,夫妻俩正给一群大白鹅和鸡喂食。大白鹅欢快地抢食着饲料,还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与鸡、鹅一道栅栏之隔的四头母牛长得十分健壮,看到鸡、鹅已“开饭”,它们也发出哞哞的叫声,农家小院里显露出一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

  但在2016年以前,杜海刚家还是一贫如洗。如今日子好了,人也格外精神。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杜海刚说:“我家这群鹅一共130多只,鸡有20多只,这些天就可出栏了,少说也能卖1万多块。前些天,我家还卖出去一头牛,收入12000块钱。家中有两头牛已经怀犊,产下后又是一笔收入。”杜海刚说,他家能够脱贫翻身,全靠搞庭院养殖。当年是扶贫干部鼓励他家试着养鸡,给他送来鸡雏,办了贷款。经过精心喂养,第二年靠卖鸡蛋就收入1万多元。如今,杜海刚夫妻俩除了搞庭院养殖,还在周边企业打零工,担任马铃薯检测员,每年收入还有一万多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两年,鸡东县多措并举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攻坚以来,鸡东县共投入扶贫资金7429万元,实施扶贫项目67项,其中产业项目43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项,补贴和保险类项目8项。产业项目年可实现收益520.03万元,资金收益率达7%,人均增收1905元。2020年,国家和省共下达鸡东县扶贫资金共计2759万元,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8项,已全部开工。现已拨付资金2290.57万元,支出进度83%。在聚焦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的基础上,鸡东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疫情期间,鸡东县带动贫困户开展生产自救,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庭院经济。有137户贫困户种植甜玉米,有300户贫困户养殖大白鹅,累计养殖大白鹅8000只。发放疫情补贴资金101万元,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生产自救和专项资金补贴,累计增收118.3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333元。

  今年,下亮子乡444户种植户靠房前屋后种植甜玉米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村民说每亩地大约收获甜玉米3000多棒,能卖2400多元。按照鸡东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部署,今年,下亮子乡把甜玉米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全乡444户种植户利用庭院种植甜玉米。种植过程中,下亮子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全程护航,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确保“庭院经济”健康发展。为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下亮子乡还与黑龙江隆丰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签订订单,统一收购,保障农户利益。据了解,今年,下亮子乡共种植甜玉米680亩,收入140余万元,农户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小小庭院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而在消费扶贫方面,年初以来,鸡东县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在县委统战部的统筹协调和县工商联的精心组织下,鸡东县共有故香米业有限公司等14家民营企业按照“百企帮百村”和“千企联帮带”要求,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几年来,通过产业帮扶、公益就困、技能帮扶,帮助贫困户担保贷款,捐款捐物,购买贫困户产品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近5208万元,带动贫困户1129人。


  《中国食品报》(2020年11月26日01版)

(责编:连荷)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