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山东即墨:花馍“蒸”出浓浓年味儿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1/21 16:16:04

本报记者  张继敏  张庆富  通讯员  张  涛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居民过年都有蒸花馍的习俗,为新春佳节增添浓浓年味儿,也寄托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精美的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蒸”出了人们满满的幸福感,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情感。

  薛增玉是即墨区龙泉街道汪河水北村人,她和丈夫徐丰玉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蒸花馍。近日,记者来到薛增玉的花馍加工点,刚走进门,就看到工人将一盘蒸熟的花馍端出蒸箱,香味伴随层层蒸汽扑鼻而来。待蒸汽散去,五颜六色各种造型的花馍也显现了出来。这些花馍将被工人整理、包装后供应春节市场。

薛增玉花馍加工点刚刚制作完成的“锦鲤”

  “今天一上午我就接到来自周边村庄顾客打来的10多个电话,有要为孩子‘百天’预订花样馒头的,有要马上来店里购买‘渔花’馒头的。自从进了腊月,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馒头还是供不应求。”薛增玉笑呵呵地说道。

  “花馍的制作工序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也是件费心费力的事儿。”薛增玉介绍说,制作花馍有一套严格的工序,包括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精益求精。比如醒馍时,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确保馍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蒸制时要控制好火候,蒸出的花馍才能熟透而又不变形、不起泡。花馍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装饰,也是为花馍“点睛”的步骤。

  由于没有教材、没有图样,这门传统手艺全凭一代代人口传心授。一把小剪刀、一根筷子,甚至针、梳、刀、叉都是做花馍的工具,再加上一双巧手,就能让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变成活灵活现、造型各异的艺术品。

  “一开始,我都用红曲粉给花馍上色。后来我试着用菠菜汁、胡萝卜汁、火龙果汁一起和面,这样面的颜色更加鲜艳,可以放心大胆地吃。”薛增玉谈笑间,一盘花馍又出锅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1月21日01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