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天助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这个曾因盐而兴盛的传统小镇,如今正以滩羊养殖和非遗文化双轮驱动,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记者近期走访黄河口滩羊产业园,见证了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的养殖模式与生态创新。同时,盐窝镇还积极发展沿黄非遗文化资源集聚区,通过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牧光互补项目的实施,为肉羊标准化养殖提供了示范样板
养殖模式更新 实现效益双丰收
“2023年,我们镇的肉羊存栏量达到了140万只,年出栏量也突破了300万只,年交易额达到67亿元。全镇66个村的1700户群众都积极参与到肉羊养殖中,这项产业还带动了3.2万人的就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盐窝镇镇长李长伟介绍,目前,园区总规划面积达1万亩,计划总投资28.6亿元。核心区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占地4200亩,投资5.7亿元建设高标准羊舍400栋,并迁入350户散养户,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展现出盐窝镇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强大实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园区实施了牧光互补项目,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建设了100栋高标准养殖棚,棚顶配备光伏发电设施,下方则安装了粪污收集系统。这一创新措施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实现了提升,每年可产生1200万元的收益,还进一步增加了养殖密度,使得同面积的养殖棚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时,生态效益方面,园区集成配套雨污管网等设施设备,实现了雨污分排、粪污日产日清,降低了病亡率,减少了养殖气味,杜绝了面源污染,为全国肉羊标准化养殖提供了宝贵的示范样板。
“我们还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院合作,培育雪花肉羊新品种,利用基因辅助的胚胎快速繁育技术,实施三元精准杂交,培育肉质好、生长快、产羔多、出肉多、抗逆强的自主新品种。该品种已完成农业农村部中试审核,年内将获批新品种证书。”李长伟特别提到,盐窝镇新上马的年屠宰量150万只的肉羊屠宰深加工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项目总投资达到2.4亿元,主要建设肉羊屠宰加工、中央厨房和冷链物流存储转运3个功能区。通过这一项目,园区实现了120种产品的精细分割,生产即食、即配、即烹、即热的多样化产品,积极开发中高端预制菜,显著降低了活体羊的外运成本,大幅提升了销售效率。
在饲养与饲草加工方面,盐窝镇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投资6000万元实施年产50万吨的饲草加工项目,专注于精准饲养,建设现代化的饲草生产加工车间,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芦苇等资源,研发出适合黄河口滩羊的高效饲料配方。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300万只肉羊的饲草供应问题,还为20万亩农田的秸秆提供了良好的出路,切实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户李培兴既是产业园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在2020年7月加入园区,开始规模化养羊。他回忆道:“以前在村里,我只能散养四五百只羊,条件有限,收益也不高。现在我在产业园承包了5个大棚,每个棚可以养到1000只羊,设施与环境的改善让养殖效率大幅提升。过去,养1000只羊大约需要6亩地,而现在仅需要3亩,土地利用率提升了一倍。此外,园区配备的自动拌料机等机械化设备,让养殖过程变得更加省力。”
产业园的发展不仅让李培兴的个人收益显著提高,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比如,很多农户都参与了剪羊毛、疫苗服务、运输装卸等环节,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李培兴感慨道:“以前我一年收入十万八万元就不错了,但现在得益于园区的支持和市场的拓展,我的年收入轻松达到四五十万元,甚至五六十万元。这些羊不仅能在省内的德州、临沂、青岛等地销售,还远销到广东、湖南、内蒙古、新疆等省份。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的扩展,未来我也希望借助园区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把我们的养殖事业做得更好。”
非遗文化更“活” 拓宽增收致富路
近年来,盐窝镇沿黄非遗文化资源集聚区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大放异彩。通过搭建集中展示平台、激活消费场景、拓宽增收渠道,盐窝镇让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让非遗文化在现代乡村“活”起来,盐窝镇坚持“小投入、广参与、共富裕”的理念,将散布在各处的文化资源汇聚成片,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核心区,建成了老戏台、乡村美术馆、“非遗工坊”等文化设施,吸引了“老扬琴”“王家宫廷剪纸”“黄河澄泥印”等35个非遗项目入驻。每周举行的“黄河非遗大集”,热闹的流动摊位超过90个,已累计吸引游客110万人次,研学体验人数达13.6万,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十大改革创新案例”等多项荣誉。
随着非遗项目的兴起,集聚区内的消费氛围也日益活跃。沿街设立的展销摊位陈列着丰富的“沿黄农产品”和“非遗手造”产品,吸引游客驻足体验。集聚区还举办了“乡村好时节”“沿着黄河来旅行”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许多非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千手织布”销往广东、福建等地,年销售额达190万元;“黄河口澄泥印”年均销售7200余块,销售额约150万元。此外,备受欢迎的“暂坐”饮品店单日最高售出3000余杯,营业额近3万元。各类活动的开展累计带动消费超过1000万元,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在此基础上,盐窝镇还加大投入,进一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场景。1500万元投资使老街长巷三期项目逐步成型,新增的非遗研学体验馆、特色民宿和多个非遗工坊相继落成,悦近街、拾坊街、归园街、云过竹巷等特色街巷也逐渐形成。如今,这里既可以满足游客的吃住需求,又为他们提供了手工体验和观展活动,让盐窝镇逐步成为“能吃、能住、能生产、能研学、能观展”的乡村旅游新景区,真正实现了“有产业、有人来、有钱赚”的良性循环。
依托文化资源带来的产业链,盐窝镇还成功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在政府主导、公司运作、村民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下,周边2000余人参与开发运营,非遗工坊“千手织布”“维新手编”等项目为300余名学徒和从业人员带来了每人约1.8万元的年增收。威风锣鼓队、婚俗表演队等展演活动吸引了270余名村民加入,每人年增收约1.5万元。同时,村民还通过售卖农产品、手工艺品拓宽收入渠道,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
盐窝镇沿黄非遗文化资源集聚区的建设,推动了从村庄到景区、村民到从业者、农产品到文旅产品的成功转型。集聚区不仅是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李长伟表示,下一步,全镇将紧抓产业增效、文化增色、农民增收,持续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文化资源创新转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努力在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精耕细作、提档升级,走好“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食品报》(2024年11月14日02版)
(责编:周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