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昔日盐碱地 今夕新绿洲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8/28 12:14:08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用好这一“潜在粮仓”,近年来,我国各盐碱地分布区在盐碱地的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积极作为,构建出了多种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河北沧州,经过多年盐碱地整治和小麦品种选育,旱碱麦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在宁夏盐池,漫漫荒原大片盐碱地变身“淡蓝色的海洋”,近800座养殖大棚成为青蟹和南美白对虾的“乐园”;在江苏如东,当地于沿海滩涂推广油菜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盐碱地变成农民的“增收田”……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变成新绿洲,丰富百姓食物供给途径。

盐碱地变身“米粮川”

  盐碱地是一种土壤顽疾,被称为“地球之癣”。在一些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或地形低洼的地方,溶解于水中的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久而久之,土壤理化性质随之改变,影响植物生长。在含盐量超过6‰的重度盐碱地上,作物出苗率低于50%,产量减少90%。“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首民谚道出盐碱地的危害。

  东北松嫩平原西部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这里曾因农作物难以生长和长期偏旱被称为“八百里瀚海”。近年来,随着引水工程的建设和盐碱地改造项目的深入实施,不长草的盐碱地逐渐焕发新生。

  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号字村的地头上,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微风吹过,能闻到阵阵稻香。去年年初,这里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吉林近几年相继实施河湖连通、引嫩入白、松原灌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吸引了一批农业企业、科研院所扎根盐碱地,探索盐碱地改良技术,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2021年以来,通过开发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吉林省实现新增耕地38万亩。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曾经“只长碱蓬草,不长豆和粮”的盐碱地,正加快变身生态家园和鱼米之乡。在肇源县鲶鱼沟湿地,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引来嫩江水,改造形成3万亩稳产田和12万亩人工湿地,肇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桂海说,通过多年探索,肇源县形成了将水利工程改良、农业耕种改良、生物和化学改良有机结合的盐碱地改造模式。目前,肇源县已有50多万亩盐碱耕地变为亩产1000斤以上的稳产田。

  盐碱变良田,荒芜成沃土的故事不只发生在东北大地。在甘肃省,白银市通过使用改良土壤的“魔法剂”——硫酸亚铁,20万亩盐碱地变成了“米粮川”;在内蒙古,兴安盟积极开展盐碱地水稻栽培试验,走出盐碱地生态治理新“稻”路……一系列成功实践,让盐碱地变丰收田具有了更多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14亿多人口,一天就要消耗约70万吨口粮、9.8万吨油。开发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约1亿亩盐碱化耕地基本属于中低产田,在已有水资源保障条件下提质改造,按亩均增产100公斤核算,1亿亩盐碱化耕地年均可增产100亿公斤。通过治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和产业赋能,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定能让更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长”出更多好产品、好产业,助力中国人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盐碱滩成了“海鲜带”

  2023年,新疆盐碱地“长出”三文鱼、白对虾的新闻成为热点话题,“以渔治碱”,将盐碱水改良成人工海水养殖海鲜,成为用好现有资源、实现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拥有124.9公里海岸线和42万亩滩涂,向盐碱地要食物潜力巨大。“海滨盐碱度高、返盐碱现象严重的区域却是天然的‘海水鱼塘’海鲜带。”乐亭县水产中心副主任刘卫滨介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发盐碱滩涂面积6.5万余亩,工厂化水产养殖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养殖海参、扇贝、对虾、多宝鱼等。乐亭海参、乐亭扇贝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乐亭县姜各庄镇老米沟的一处海参养殖基地,由盐碱地改造而成的池塘边上,海生海水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兴隆正领着技术员查看海参生长情况。“乐亭海域水质优良、气候适宜,滩涂含有大量硅藻等天然饵料,是海参养殖的理想场地。公司每年产出海参苗10万余斤、成品海参30余万斤。”霍兴隆说,今年发展“海参+对虾”立体养殖,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收益。

  盐碱滩里养海鲜,不仅盘活资源,更有广阔市场前景。

  2022年,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落地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白寨村,当年年底动工,次年5月南美白对虾试养成功。

  海鲜养殖项目何以青睐这里?白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祁国吉说:“既是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优势,也是看好市场前景。”

  活虾长距离运输损耗大、成本高。“从沿海购买的活虾,运到甘肃销售,价格较高。就近养殖,省了一大笔运费,销售价格也相应下降,竞争力强。”张掖市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贵滨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共有400多万人口,活虾市场前景广阔。一年多来,临泽县已累计向河西走廊地区销售南美白对虾2万斤。今年3月,项目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对虾年产量将达到15万斤。

  村集体收入也在快速增长。“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650元,每5年增长20%,锁定了长期收益。”祁国吉说,加上劳务服务、销售代理等收入渠道不断拓展,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2万元,其中近四成来自养虾基地。

  思路一变天地宽,盐碱滩也能变成“海鲜带”。业内人士表示,事实证明,谋划发展要善于转变思路、主动作为,立足地情求突破,转变思路谋发展,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业态,才能将盐碱地的天然劣势转化成特色优势,实现产业良性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更多土地破“碱”重生

  盐碱地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末我国共有盐碱地1.15亿亩。专家表示,要立足国情农情,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坚持粮经饲统筹,因地制宜,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

  治理盐碱地,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种是“以种适地”,即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如今,更多地方打开思路,坚持“两条腿走路”,把“以地适种”同“以种适地”相结合,在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在选育耐盐碱植物上发力,找到了更多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方法。宁夏推动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合作,以微生物和牧草种植相结合的方式修复盐碱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团夏河镇,抓好水肥一体化管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改良了土壤;山东省庆云县实施暗管排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土地成方连片,并试种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良法、良种让昔日盐碱地变丰产田。

  在一些地区,种粮、养海鲜带来的农旅融合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区的稻田画农创BOX景区,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声,观光小火车载着游客穿过紫藤花长廊,一幅巨幅稻田画映入游客眼帘,引发阵阵赞叹。垦利区永安镇党委书记盖晓楠介绍,垦利盐碱耕地面积达60多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近80%,部分盐碱地含盐量超过10‰,这些盐碱地,曾是“荒凉贫瘠”“不毛之地”的代名词,如今景区内共有240亩稻田画,是全国单体面积较大的“稻田画景观创意基地”之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则将盐碱地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打造了全新的“稻渔空间”,建设出集观光、采摘、捕捞、购物、民宿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因地制宜施策,分区分类治理,才能更好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资源。立足实际拓思路、转观念,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盐碱地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4年08月28日01版)

  (责编:高娇娣)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