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章鱼、乌贼等在内的头足类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在海洋生物食物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海洋中最具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之一。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破坏等多种原因,其捕捞产量急剧下降。今年,由宁波大学承担的科技创新项目“虎斑乌贼全人工规模化育种技术研究”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通过验收,逾14万只虎斑乌贼苗种于4月在漳州繁育成功。专家表示,开展头足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于保护头足类资源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乌贼资源修复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虎斑乌贼为头足纲,乌贼科水生动物,因身上长有虎斑状的纹路而得名,主要生活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虎斑乌贼年最高产量超过1万吨,主要为鲜食。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虎斑乌贼上市的价格为每斤40—50元,是养殖和加工的主要品种,当前市场供不应求,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该品种可在水泥池、土池和网箱中推广养殖,养殖3—4个月,规格可达500克以上,养殖10个月最大个体可达2.4公斤。
随着中国近海乌贼和章鱼资源枯竭,以种质保全、人工育苗、增殖放流、人工养殖为核心的乌贼和章鱼资源修复产业链,近年来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国内具有养殖开发潜力的头足类品种主要为“五贼三蛸”,“五贼”为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和莱氏拟乌贼,“三蛸”为真蛸、长蛸和短蛸。
近年来,科研团队先后突破了开口饵料选择、盐度控制、分级养殖、大规格苗种培养等难题,虎斑乌贼苗种养殖3个月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养殖成活率超70%。2021年起,科研团队不断探索虎斑乌贼的全人工苗种繁育技术,攻克乌贼亲体培育与产卵、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出苗、运输等多项难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头足类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长琳介绍,目前开发较好的品种主要为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和虎斑乌贼3种,其主要养殖模式为工厂化、池塘、网箱以及增殖放流。自2000年开始,乌贼资源修复技术陆续在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市进行推广应用,目前正逐渐向海南、广东和江苏等省市沿海地区延伸,乌贼增殖养殖产业在我国正逐步形成。其中,金乌贼主产区为山东青岛和日照,曼氏无针乌贼主产区为浙江舟山和福建宁德,虎斑乌贼主产区主要为浙江宁波和广东湛江等地。
经过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宁波大学等单位20余年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濒于绝迹的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恢复迅速,金乌贼资源量成倍增长,资源得到了有效修复,重新形成了乌贼渔汛。同时,虎斑乌贼和金乌贼已成为养殖新品种,形成了规模化的乌贼养殖产业。
头足类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亟待优化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蒋霞敏表示,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项目的成功,可以让消费者在禁渔期也能吃上养殖的虎斑乌贼。
刘长琳表示,头足类是一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的海洋生物类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仅需几个月就可养至商品规格,有些种类如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甚至半年就可以养成,具有当年投入当年收益的特点,可开展工厂化车间、池塘和网箱养殖,养殖效率较高。其中,乌贼类具有洄游习性,洄游时间准时,洄游地点固定,不仅可以增殖苗种,还可以直接投放受精卵,人工增殖成本低,成效显著,是理想的增殖养殖品种之一。
虽然我国在头足类产卵场修复、苗种繁育、养成和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产卵场荒漠化、规模化繁育困难、资源衰退严重等瓶颈问题,并形成了一定的增殖养殖产业规模,但从目前来看仍有诸多问题亟待优化和完善。
刘长琳介绍,乌贼类普遍存在缺乏适宜的苗种繁育和养殖饵料、养殖密度偏小、越冬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得养殖规模受限,养殖产业有待进一步扩大;蛸类生长迅速,饵料来源广泛,养殖阶段成活率较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养殖类群,但由于存在伏底期死亡率高,养成阶段自残严重等难题,蛸类规模化繁育技术亟待突破,养殖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乌贼类增殖放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何种增殖工艺更好,回捕率多少,仍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
刘长琳提出,需整合我国现有头足类研究的重要科技力量,以乌贼类和真蛸等经济头足类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头足类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研制头足类人工配合饲料、构建完善的头足类养殖模式,形成头足类高效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技术,修复头足类产卵场生态环境,从而迅速推进我国头足类增殖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4年08月13日06版)
(责编:王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