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精准营养的典范,专为满足婴儿的需求而量身定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均强调了母乳喂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关键作用。母乳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的新生儿都享有高质量的母乳喂养,保障其获得最佳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近日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母乳科学研究的逻辑:进化、系统和责任——“第三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会议纪要》,对近年来科学界对母乳开展的重要科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母乳成分及其功能
目前已发现的母乳成分多达3000种,不仅为婴幼儿提供了基本的营养素,还包括重要的免疫细胞、微生物、母乳低聚糖(HMOs)、激素等生物活性成分。
母乳成分多种多样且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是营养,支持婴儿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二是保护,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并在婴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时给予支持;三是交流,母乳成分因人而异,并向后代传递关于如何在特定遗传背景、环境和文化下最佳的生长发育的信息。
影响母乳质量的“母亲因素”
母乳的进化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奇迹,更是母亲与婴儿之间深刻联系的体现。因此,母乳喂养成功与否受到母亲和婴儿的双重影响,即母亲泌乳量是否满足婴儿的需求及婴儿是否能够摄取母乳。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确保了婴儿得到最适合其生长发育的营养支持。其中,母亲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物因素和行为因素。除不可改变的遗传因素外,母乳质量同时也与饮食、亲子互动、喂养方式、社会心理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受其他一些母亲特征(如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影响。
目前关于母乳质量影响机制的研究很少,比如母亲的饮食和健康如何对乳腺发育、泌乳和母乳成分产生影响、母乳成分的昼夜节律对培养婴儿的昼夜节律的意义、哪些母乳喂养行为可以预防泌乳不足以及如何改变行为将哺乳功能恢复正常状态、外源性物质如何影响母乳成分和泌乳量等,都是有待探索的重要问题。
影响母乳质量的“婴儿因素”
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婴儿积极参与了驱动哺乳的多个过程,并通过多种机制改变母乳质量。婴儿对人类母乳生态系统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乳汁的排出和物种特异性的乳腺刺激来实现的。
正常的母乳喂养过程受到化学感官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始于子宫内。新生儿可以通过味觉、嗅觉和风味的体验来识别、区分哺乳期父母和母乳喂养并做出行为反应。这种感官体验,特别是风味,具有改变婴儿的泌乳、乳腺刺激和饱食反应等特征。
婴儿相关因素也可能影响母乳成分。通过比较直接母乳喂养和奶瓶吸出母乳再喂养之间母乳微生物的差异,结果发现母乳中的微生物一部分可能是来源于婴儿口腔“逆行转移”。但是这种差异是否影响婴儿生长发育需要进一步证实。
婴儿影响哺乳效果的两大特征是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研究发现,早产儿与足月儿的母乳成分、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存在明显差别,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都可能影响食欲控制机制,从而影响母乳摄入量。总的来说,目前对于影响泌乳和母乳成分的婴儿因素研究较少,仍有诸多方面及其影响机制亟待解决。
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
WHO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至少达到50%。然而,到2018年,全球仅44%的婴儿在生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40%的6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而我国生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在个人层面,母婴健康的影响,母亲的知识和认知;在机构层面,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家庭的支持,工作单位的支持,公共场所的支持;在社会结构层面,母乳代用品销售市场的监管,产假制度完善。
虽然个人支持很重要,但母乳喂养不是独自决定的,让母亲为受社会因素影响的行为负责是不公平的,需要政府主导推动母乳喂养,在社会层面进行投资,以提供一个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的大环境。
用于母乳研究的多种技术
母乳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包括对母乳成分的结构分析、分离、化学或生物合成以及其生理功能的探索等。例如,使用多谱学技术对母乳成分解构,使用多种技术合成母乳成分,使用数字微流控技术合成HMOs,使用高效的膜技术对功能性乳基料进行分离纯化等。
陈君石总结了母乳代用品发展历程的4个阶段:模拟母乳营养素种类;模拟母乳营养素配比;模拟母乳成分分子结构和功能;模拟母乳功能。同时,他也提出母乳代用品的发展方向,即应在充分研究母乳成分健康功能的基础上,找出合适添加量。另外,还要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母乳是进化的产物,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母乳科学研究应以母乳为核心,以“母亲—乳汁—婴儿”三位一体展开,做好学科交叉、技术跨界、工作协同。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母乳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制定了“中国母乳研究战略计划”,内容包括未来中国母乳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母乳科学不仅成为营养学的研究热点,也是探索生命科学密码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未来高质量生育的保障。通过母乳科学研究,可促进中国妇幼营养与健康事业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邢新新 杨振宇 周鹏 席元第 张喆庆)
《中国食品报》(2024年07月26日04版)
(责编:孙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