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监管> 浏览文章
湖南醴陵:压实主体责任 对危害食安行为“零容忍”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1/21 16:26:46

本报记者  欧阳军  通讯员  黄  萍  黄  镇

  2024年,湖南醴陵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围绕食品安全领域生产经营环节、特殊食品领域、食品行政许可、抽检监测、食品投诉举报等内容展开排查治理,从日常监管、案件办理、联合督查等方面全面推动整治行动,压实主体责任,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该局对食品生产环节规范提质,开展了肉制品、预制菜、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约谈肉制品生产企业32家、水果制品生产企业4家、预制菜加工企业2家、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18家。

建立学校食材供应商评价退出机制

  醴陵市市场监管局统筹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三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等,科学合理设置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任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截至目前,检查学校(含幼儿园)食堂621家次,责令整改49家,查办相关案件4起。醴陵召开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食堂管理人员、学校食材供应商约400人参会,会议要求校方做好自查工作,严格把控大宗食品的质量安全关。同时,开展学校食堂供应机构专项检查,目前已对253家供应机构主体资格进行了核对登记,并抄告教育部门,把好溯源关。

  2024年下学期开学之际,醴陵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公布了首批学校食材供应商白名单,共205家,其中不合格单位13家已建议教育部门将其退出学校供应系统。

  为确保学校食品安全、把好原材料采购关,醴陵建立学校食材供应商评价退出机制。2024年3月,醴陵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醴陵市教育局对全市学校食材供应商开展了全面清查摸底,共登记造册了276家单位,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逐户上门开展风险评估,从经营实力、管理水平、诚信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建立供应机构动态监管台账,通过针对供应商和学校开展日常监管和食材监督抽检等监管手段完善评价机制。

开展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

  醴陵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农业农村、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以生猪、肉牛、肉羊、肉鸡为重点,对肉及肉类产品开展全链条专项检查。

  压实监管责任。醴陵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等主体,严防使用或销售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等肉类产品,防止不合格肉制品流入市场。对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32家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76家次,食品餐饮户291家次,破获一起非法经营案。

  强化风险管控。该局组织全市32家肉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和约谈。对于餐饮服务单位采购生畜禽肉类自行加工制作的,重点检查加工制作过程,突击检查散装熟食经营户、火锅店,排查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故意掺假掺杂等行为。

  加强宣传引导。该局在检查过程中向市场主体宣贯法律法规,督促诚信守法经营。通过张贴公告,公开举报电话,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守护肉制品安全。

主动服务企业,成企业“贴心人”

  湖南“仙都酱鸭”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迄今已有138年的历史,现为醴陵金字招牌之一。从企业选址到生产布局,醴陵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全程上门指导、跟踪服务。“仙都酱鸭”从最初的卤味店,扩大到醴陵市仙都食品厂。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醴陵市市场监管部门又上门宣传,告知企业应注意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帮扶企业注册商标,取得多个注册商标专用权。

  鉴于企业现有的规模以及从长远考虑,2017年,醴陵市市场监管局便本着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建议企业注册为醴陵市仙都食品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企业负责人欣然接受,并在该局全程指导下办理了相关手续。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现有的场地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向当地政府反映实际情况,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醴陵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勇亲自带队,带领食品相关企业到临市浏阳参观学习,并与各方面协调,终达成醴陵市仙都食品有限公司进驻食品生产产业园。

 

  《中国食品报》(2025年01月21日03版)

  (责编:王 宁)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