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秀燕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各有关部门围绕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中,年度报告提到,食品消费领域尚存旧隐患,新型经营模式暗藏新风险。
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年度报告显示,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日常监管执法及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打击假冒伪劣,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召回983.2万件消费品;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472.8万批次,下架、封存、召回食品3969吨;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共查办各类案件56.5万件,涉案货值金额28.1亿元,依法严厉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压等物质、假冒伪劣化肥、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违法生产使用小型锅炉和使用未登记电梯、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等8类违法行为。
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消协组织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消协力量。一是积极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系列活动,发布反对月饼过度包装消费提示,参与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养老消费调查,对常用养老辅具及适老化产品进行测评,推动相关产品服务提质升级。二是指导地方消协认真处理投诉,稳步推进投诉系统优化升级,并于今年3月15日上线试运行“全国消协智慧315”。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2.85万件,解决112.74万件,投诉解决率84.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亿元。三是深入开展消费监督,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行业加强自律。开展农村消费、规范管理网约车聚合平台、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云存储安全等方面的监督调查,就“五一”商家出格涨价、饮品任性加冰等问题发表观点,发布重要节点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反映的多个问题与广大消费者产生共鸣,社会反响良好。四是大力开展消费教育,发布有关剩菜盲盒等消费警示提示,进一步拓展消费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五是积极参与法律法规和标准制修订,深入研究消费维权难点问题,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连续第7年发布百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编写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组织开展“优化消费体验 共促消费公平”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企业积极响应,惠及人群超过13.44亿人次,带动消费约1952.39亿元。六是充分发挥共治平台优势,会同教育部、广电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多项专项行动,有力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消费体验等仍是主要问题
年度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预制菜等新型食品生产经营模式需加紧规范,食材不新鲜、口味还原度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低、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直播电商、新型网络营销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待健全,部分平台数据造假、低俗“带货”、诱导私下交易等问题需要加紧治理等。
具体来看,在食品安全领域,2023年持续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压实“两个责任”,监管效能提升,治理效果显著,但是旧隐患仍不可忽视。与此同时,食品领域复合式经营、数智化赋能等新模式暗藏新风险。
一是食品安全仍存在隐患。部分经营者为追求营利而触碰食品安全红线。2023年,多家知名餐饮品牌、网红食品被曝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后厨卫生脏乱差、制作生产食品流程不规范、采用过期或变质食材生产制作食品等问题频频被曝出。部分经营者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将无“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伪装成保健食品销售,并声称具有某种保健功能甚至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此外,一些单位用餐安全存在监管漏洞。“鼠头鸭脖”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承包经营行为不规范、食堂环境不卫生等问题凸显。
二是消费投诉量居高不下。根据中消协公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3年食品消费领域投诉量较高,位居商品大类投诉第四位,主要体现为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与部分商家诚信意识和举措仍然相对不足的矛盾。部分商家以种种套路彰显食品更有“料”。零食“公摊面积”过高、现制饮品三分之二是冰块、难选“去冰”等现象频发,相关商家有偷工减料之嫌。旅游餐饮易遇“美食刺客”,哄抬物价、缺斤少两、不明码标价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信心,引发消费者不满。服务费、开瓶费、餐具费等附加费用名目繁多,商家设置价格不等的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等行为饱受诟病。
三是经营新模式下暗藏新风险。“懒宅经济”兴起,平台企业拓展新业态,外卖、预制菜、剩菜盲盒等新产品涌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双主场模式。然而,新模式下暗藏诸多新隐患。其一,各类营销策略引发餐饮浪费风险。外卖起送费高、满减和团购优惠力度大、团圆饭只供套餐成潜规则等营销策略致使消费者难以按需点餐,容易造成浪费。其二,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不规范、不真实等信息缺陷,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还原度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低、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安全、绿色、健康等方面的担忧。其三,外卖食品过度包装。一些老字号加入外卖行业,美其名曰包装创新以保证用户体验,导致打包盒花样百出、包装费没上限等问题频现,外卖食品包装亟待瘦身。其四,剩菜盲盒风险大。“盲盒”的不确定性和“剩菜”的安全问题,使“剩菜盲盒”存在较高的隐患。商家在保质日期上打“擦边球”、食品成分未知、食品细菌数量难以把控等风险,让不少消费者戏称其为“智商税”。
年度报告提出,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将进一步改善社会预期,切实保障传统消费领域的优质供给和价格稳定,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活力;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的普法宣传力度,加快推进相关法律的制定修订;加强民生重点领域消费者保护工作的监管执法和社会治理,着力解决民生消费领域难点堵点问题;重视情绪释放型消费的积极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改善消费体验,引导理性消费。
《中国食品报》(2024年05月30日03版)
(责编:杨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