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独家> 浏览文章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0/11/17 14:32:57

image.png

本报评论员  刘彤

  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新优势,更加需要创新的力量。

  食品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产业”和现代“餐桌工程”。食品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最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是我国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重点。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就食品产业而言,应着力推动全行业向产业链条完整、配套齐全、自主创新能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现代食品产业方向发展,实现技术开发、产业孵化、产品展示、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一体化。

  当前,全球食品产业已发生深刻变革,技术装备更新换代更为频繁,加工制造智能低碳趋势更加多元,产品市场日新月异更趋丰富,新业态新模式更具活力,但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还不容乐观。科技创新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强大支撑力,同时方便、营养、健康等消费新需求,也对食品产业科技提出了新挑战。坚持自主创新,实现全产业链过程控制、综合保障食品营养与安全,建立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是增强我国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体系,要着力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扩链和产业链集群发展。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合发展,建设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食品产业链条,鼓励食品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原料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生产,建立稳定的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健全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水平。依托原料资源富集地区,发展专业食品产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特色食品加工集群建设;支持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同时,推进新资源食品、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和引进,加快国家食材与食品营养数据库的建立,拓宽食物供给的新渠道。

  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大力发展营养健康产业和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推动大型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千亿级的大型食品工业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引导中小型企业做优做精做特做新。

  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体系,要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研发食品绿色智能制造技术,着力推进食品现代加工与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依法加快淘汰污染严重、能耗水耗超标的落后产能,加快节水、节能、节粮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应用。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以大数据引领、智能化制造、精准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推进传统食品工业向食品智能制造转型。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体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们要以实体经济为立足之本,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引擎,构建更高品质、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中国食品报》(2020年11月17日01版)

(责编:韩松妍)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