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发布 第五版膳食指南呼之欲出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1/3/3 14:40:38

本报记者  刘艳芳

  2月25日,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正式发布,由此,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的轮廓已依稀可见。

  《膳食指南》是根据食物生产供应及各国居民实际生活情况,将现有的膳食营养与健康的证据研究转化为以食物为基础的平衡膳食的指导性文件。我国自1989年发布第一版《膳食指南》以来,每十年发布一次,目前已发布四版。基于近年来营养、膳食与健康研究科学证据的更新和发展,以及中国居民饮食方式和膳食结构不断发生新变化,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将根据需要,每5—10年修订一次。而2017年国办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明确提出,定期修订和发布居民膳食指南。

  “《研究报告》和《膳食指南》之间是一个‘前置研究’和‘后期决策’的关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说。去年年初,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报告工作组,下设3个分析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组——利用近年来全国代表性研究的数据和成果,分析我国居民食物、营养素、身体活动、生活方式与健康等方面的现况和变化趋势,发现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膳食指南》修订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国营养相关疾病的解决方案”;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分析组——以《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2016)》为基础,对2015年以后的文献开展系统性综述,分析和确定食物、营养素、身体活动、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新证据,为《膳食指南》修订提供系统、全面、权威的基础性循证营养学证据;各国膳食指南分析组——收集近年来世界各国发布的膳食指南相关资料,包括指南全文、推荐条目、可视化图形等,分析研究其特点、推荐条目的发展趋势,并比较食物推荐量,为《膳食指南》修订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条目共有6条,2021版会推出几条呢?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透露说:“肯定会有更多新的科学证据发现纳入新的推荐条目中去。”

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现况及问题

  《研究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居民营养不足与体格发育问题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显著降低,这些都是食物供应充足、膳食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一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油高盐摄入在我国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居民奶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油盐摄入、食物多样化等营养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层。四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应得到特殊关注。五是食物浪费问题严重,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膳食、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的新证据

  在《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2016)》的基础上,工作组进行了近5年证据更新,收集了30余种不同食物(及加工食品)与健康、膳食模式与健康、身体活动与健康等国内外科学研究文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及GRADE评价体系,进行证据评价,提出了我国食物与健康证据评价方法和结论推荐意见,并组织了几十位营养学、医学、流行病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了分析讨论,综合评价了200余条食物与健康的科学建议、膳食模式与健康的科学推荐以及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科学指导。与《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2016)》相比,新增了菌类、藻类蔬菜、饮水与健康,以及身体活动与血脂异常、身体活动与骨健康等近5年新增研究证据较多的内容,尤其针对全因死亡、糖尿病、肥胖等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

  《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膳食模式、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各种类食物摄入量过高或过低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已有较多的证据,《研究报告》中与主要健康结局风险降低相关联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坚果、饮水(饮茶)等,证据等级均为B级。过多摄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结局风险的膳食因素主要有:畜肉、烟熏肉、食盐、饮酒、含糖饮料、油脂等,证据等级均为B级及以上。

  《研究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膳食模式指一个地区居民长期形成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及消费频率,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或不同食物、饮料等的组合。近年来,膳食与健康的关系已从单一营养素或单一食物转向膳食模式与整体健康状况或疾病风险关联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据营养科学原理和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而设计的。长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长寿和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中国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地区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这些膳食特点的地区,人群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研究报告》还提供了维持健康体重和身体活动与健康关联的证据。有证据证明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证据等级为B级。目前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身体活动不足可导致体重过度增加,多进行身体活动不仅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改善脑健康,其推荐等级均为A级。

世界各国膳食指南关键推荐

  工作组通过对世界各国46个英文版本的膳食指南全文、91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膳食指南图形进行梳理,汇集研究了相关关键推荐、食物信息和消费指导的信息。

  各国指南推荐条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关键词分别为:“蔬菜/水果”“盐/钠”“脂肪”“糖”“体育运动”“水”“奶及制品”“谷物”“鱼”“食物多样性”。大多数国家鼓励更多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饮食多样化,限制盐、糖、油和酒精的摄入,建议保持健康体重,并确保摄入足够的水。通过对比2015年前后的指导准则,发现蔬菜、水果仍是膳食指南最为推荐的食物种类。但是,在2015年前发布的膳食指南中关键词出现频次的排位中,关于“糖”的限制推荐位居第5位,在2015年后发布的膳食指南中,其上升到并列第一位,“糖”和“盐钠”一起成为近5年公布指南最受关注的关键词,提示各国关于限制糖和盐摄入的态度。

  另外,世界各国膳食指南越来越关注膳食模式的平衡、合理及健康,不同地区和国家根据各自的膳食特点,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提出不同的健康膳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模式、DASH饮食模式、美式健康膳食等。

聚焦健康中国建设,落实合理膳食行动

  《研究报告》提出,今后10—15年是我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战略期,抓住机遇、及时采取措施将会事半功倍,而合理膳食正是实现全面、均衡营养的基础和保障。为更有效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做身体健康的民族”目标,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各项任务,建议一要以循证为依据,更新膳食指导性文件。在充分考虑我国不断变化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和突出营养问题的基础上,以循证营养学为手段,以科学证据为指引,充分考虑公共政策发展趋势,定期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满足人民健康发展的需要。二要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全方位影响因素干预的理念,以平衡膳食为核心,提出精准化营养指导措施。三要以慢病预防为目标,全方位引领健康生活方式。肥胖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成为多种慢性病(包括癌症)的共同病理基础。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与落实离不开健康的食物消费环境。四要以营养导向为指征,构建新型食物生产加工消费模式。将营养与健康理念贯穿于食物生产、加工、烹调、选购、进餐的各个环节和体系中,营造健康的食物消费环境。五要以营养人才队伍建设为举措,宣传和践行健康中国。各级政府应把加强营养职业人才(注册营养师、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等)培养和队伍建设,全民营养周、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宣教活动,作为落实合理膳食行动、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的重要措施。


  《中国食品报》(2021年03月03日03版)

(责编:周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