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需要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为此,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贡献食业力量夺取双胜利】专栏,报道各地、各相关部门、食品工业各个行业为夺取双胜利所采取的措施和贯彻落实情况。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方雯荣 通讯员 周志荣 陈刘娟 蓝爱国
“间隔排队、测体温、去除旧口罩、经过消毒间、戴上新口罩”。这是在春节期间,福建省龙海市企业家微信互相转发的“企业复工防疫准备小视频”中的要点。视频不长,仅127秒,但却是龙海市委市政府为企业家送上的一份安全“法宝”,为企业复工打好“前站”,站好“前哨”。
自2月6日起,龙海市复工复产领导小组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组成13个督导组,一组包一个乡镇,严格执行“八个必须”、严格做到“11个一律”,对已复工、拟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督查。督导组通过采取“三不两直”,也就是“不排行程、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插现场,直奔企业”形式,对辖区内每家企业、每个商家、每处工地的防疫和复工工作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指导和排查。同时,要求复工企业要做到“三必知”,即“员工状况必知、活动地点必知、作息时间必知”。此外,还通过分批集中培训、复工须知微课堂等形式,帮助企业算好“五笔账”,即责任账、经济账、品牌账、家庭账、健康账,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做好复工生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防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截至2月23日,龙海市已复工企业和商户共1043家,工业企业2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农业企业67家、批发零售547家、其他服务业131家(批零住餐线上贸易企业93家);复工总人数近1.4万人次、外省人数817人次;复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水产、饲料、食品及果蔬、燃气行业、消杀物资等领域。
“九个是否”让东园镇复工更有序
“这个地方要留出一点空隙,好降低酒精浓度,再延长点工人通行时间。”日前,龙海市东园镇副镇长黄斯文在福建六益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完善员工消毒通道。“这样在密闭的通道内就不会因为酒精浓度太高而有起火的危险,人员通行时间足够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据悉,食品产业是东园镇的主要产业,辖区共有食品企业69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海新食品、丹夫集团、然利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都在此地。为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复工要求,同时有效防止疫情扩散,东园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清单式管理,将企业复工条件整理为“九个是否”,即专业消毒、防护用品、消毒设施、口罩储备、健康档案、重点地区入闽排查、卫生间等消杀、食堂消毒以及内业台账等九个方面,并制定具体操作标准和流程,列出《复工验收清单》,让符合要求的企业尽快复工。同时,抽调26名干部职工,成立东园工业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分成4个小组深入园区企业,监督企业加强卫生消毒、体温检测、个人防护等硬件设施配备,特别是针对员工数达100人以上的企业,则要求必须设置员工消毒通道,对入厂员工进行全方位消毒。对已复工企业持续监督跟踪,确保防控措施持续、平稳、有效;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企业,由工作专班专人跟踪指导,措施抓落实,物资抓补全,确保企业顺利安全复工复产。
截至2月23日,东园工业区已有经疫情防控专班工业区验收通过企业86家,正式复工复产企业60家。当下,工作专班正加班加点,严格实行清单化管理,帮助辖区内企业早日实现火力全开。
“235”为榜山镇复工打好“预防针”
“李总,请您认真阅读《须知》和《一封信》……”从2月7日开始,龙海市榜山镇工作人员就将《漳州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须知》《致辖区企业一封信》文件全部送达辖区内企业,并指导企业做好具体防疫工作。榜山镇采用“双告知”“三错峰”“五步法”为企业复工提前打好“预防针”。
“双告知”架起“双保险”,镇政府向企业传达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企业每日向镇政府报告职工健康情况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三错峰”开启“泄压阀”,要求企业做到复工时机错峰、生产场所错峰、工作时间错峰。“五步法”压实“网格化”,指导各村工作队对企业返工人员采取登记监测“五步法”,即登记信息、监测体温、询问轨迹、扫码入群、居家隔离,杜绝“有家不能回”的现象,让复工人员感受到防中有爱的温情。
据不完全统计,榜山镇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滚动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龙水自来水有限公司等8家民生企业复工复产,叫停7家不符合复工要求企业,劝导141名已返乡民工延后入闽。
“管控+服务”为浮宫镇把好复产关
企业复工临近,地处龙海市南太武南溪湾重点发展区域的浮宫镇,工业企业发展较快,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2月7日,在南溪湾创业园,各企业负责人间隔一米以上,一字排开,佩戴口罩,参加浮宫镇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业务培训会。镇党委书记陈跃洋再三强调:“企业复工是当前重点工作,要培训先行,服务助力。”
为此,浮宫镇成立企业复工工作专班,开展资料准备、现场核验、审批备案等“一站式”上门服务,成熟一家,批准一家,重点保障疫情防控必需、规模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形成“样板”做法复制推广,力促企业防控、复工两不误。排查管控还在升温,该镇落实班子、干部挂钩企业制度,成立3组工作队深入工业企业,对企业复工、外来员工返岗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截至2月9日,共排查工业企业82家,详细登记企业员工2667人,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员工1506人。
“411”让海澄镇复工防疫两不误
海澄镇是龙海市工业重镇,辖区内仅食品企业就多达213家,为有效应对节后“复工潮”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挑战,该镇精心部署、周密布防,通过实施防控“411”专班制度,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组织两不误。
一村一专班,成立以村为单位的防控工作专班,工业集中区由工业办干部负责,盯紧辖区内企业省外及重点地区的返工人员;一企一小组,按照一名镇班子成员、一名镇干部、一名村干部的小组配备标准,指派专人专班跟踪落实到每家企业,对辖区内所有企业实行一小组对接一企业的工作制度;一人一档案,对企业返工人员建档立卡;一日一督查,由镇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对各专班、小组工作进行日常督察,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到位”让港尾镇防疫生产有保障
2月11日,位于龙海市南太武南溪湾重点区域的台企正新橡胶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复产。此前,镇政府为企业员工安全和企业复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提供漂白粉对厂区进行全面消毒,为未返乡员工提供通行证,加快复工审核流程……”说起这些,厂长黄园对港尾镇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政府为我们复工复产把好健康关、安全关。”
政府给力,企业也尽力。“我们腾出1栋宿舍楼作为外来返工人员隔离区;员工就餐采用分餐制;员工进出厂区时进行健康检查,并每天为每位员工提供两个口罩;建立放假返乡职工的档案,并做到每日实时更新。”
“为有效应对复工潮的到来,制定了复工‘六到位’标准,即复工前防疫宣传到位、防疫制度建立到位、防疫责任明确到位、防疫物资保障到位、员工底数摸排到位、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港尾镇分管工业企业的人大主席林瑞福介绍道,“下一阶段,企业复工后,我们还将继续做好跟踪排查,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形成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