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让消费者能吃肉更能享受吃肉 2025肉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福建厦门举办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9/18 15:22:26

本报记者  周  岩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肉类产业体系,推动肉类产业提质增效与高质量发展,9月13—14日,由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指导、中国肉类协会主办的2025肉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福建厦门举办。本届大会以“聚智汇力 共赢发展”为主题,政府及国际机构代表、行业专家以及中国肉业M50高层齐聚一堂,探讨肉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享新时期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科技创新成果,为肉类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肉类行业“知标用标守标”承诺倡议书同期发布。

  “肉类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与民生保障的‘主力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现了从追求‘有没有’到注重‘好不好’的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指出,肉类产业一头连接着“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百姓餐桌”,是关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他提出,希望行业人士借助此次大会的平台,分享创新经验、探寻合作机遇,共同推动肉类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今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肉类行业需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国肉类协会会长、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陈伟对推动肉类产业发展提出了5项重要举措:一是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前端养殖技术与效率,从源头上夯实产业基础;二是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三是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平台的作用,大力推广“推优”工作,引导行业良性竞争;四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持进出口贸易平衡,提升国产肉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加强政策引导,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世界肉类组织秘书长菲尔·哈德利说,肉类产业在全球发展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尤其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方面贡献显著。当前全球肉类产业主要面临可持续发展、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动物福利保障、疾病防控压力以及贸易波动五大挑战。“世界肉类组织作为代表肉类与畜牧业的全球性机构,正基于行业需求积极解决各类问题。”哈德利表示,未来将继续与组织成员及各方紧密合作,确保为全球消费者供应安全、健康、营养的肉类食品,让消费者不仅能吃肉,更能享受吃肉的过程,感受高品质肉品的魅力。

  近年来,中国肉类协会各分会围绕所在肉类细分领域,不断开展政策协调、标准制定、技术推广等工作,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本届大会上,各分会会长悉数到场,对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热点话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肉类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于瑞波表示,当前产业面临产能波动、疫病防控、成本攀升与消费升级等多重挑战,应积极构建科学产能格局、筑牢生物安全防线、深化产业链协同、强化科技智慧化应用、推行绿色低碳养殖,推动生猪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全面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与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国家食物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牛羊肉行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会长、大庄园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希滨提出,从整体态势来看,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牛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行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不断推进。行业正从过去的粗放扩张阶段,逐步迈向依靠质量、效率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远发展的基础日益坚实,总体形势向好。然而,行业也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消费变革、安全升级四重挑战并存,既考验着企业的应对智慧,也推动着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谈及中国肉禽(蛋)产业正面临的核心矛盾,中国肉类协会禽(蛋)业分会会长、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余说,禽蛋产业规模化扩张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规模的产能扩张遭遇有限的市场容量,禽蛋产业发展面临瓶颈。此外,生产成本呈现刚性上涨态势,而产品价格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有效提升,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而且,禽蛋产业升级对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政策变动、贸易摩擦等,给产业升级带来了诸多阻碍。对此,田立余提出了四大发展趋势与策略:一是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与价值提升,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拓展产业增值空间;二是加强数智化与精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拓展市场多元化与出口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四是完善协同机制并强化政策引导,加强企业间、政企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作用。

  “中国肉类批发零售市场正呈现出规模持续增长、品类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中国肉类协会批发零售商分会会长、西安方欣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赞提到,中国肉类批发零售行业在食品安全保障、供应链效率提升以及应对环保压力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政策强化、消费升级以及技术应用为产业带来的转型机遇,他表示,未来中国肉类批发零售行业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的方向加速发展。“企业不仅要在提升产品品质和供应链透明度上下功夫,还需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和动物福利方面的要求,通过全产业链整合与品牌化运营,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力。”

  肉类加工机械产业的发展与食品工业的升级、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紧密相连。中国肉类协会机械装备分会会长、浙江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明深入剖析了中国肉类加工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他看来,当前中国肉类加工机械产业正迈入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面临技术创新难题、同质化竞争压力以及基础工艺挑战,但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等新兴发展趋势也将为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肉类协会包装分会会长、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建新系统讲述了中国肉类包装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与未来趋势。他围绕包装在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流通损耗、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材料革新、智能化和绿色转型等发展方向,深入分析了包装技术在应对消费升级、冷链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创新路径。提及中国肉类包装的发展趋势,宋建新强调:“包装产品智能化是解决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包装产业整体智能化升级的驱动力。”

  中国肉类协会肉类食品配料分会会长、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江勇围绕“食品配料赋能肉制品健康升级趋势与实践路径”议题展开分享。他表示,未来消费者为健康及安全性需求买单将成为肉制品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他还列举了酵母抽提物在肉类食品“清洁标签”过程中的应用实例,展示了食品配料在推动肉制品健康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减盐工作方面,郭江勇表示:“分会已连续5年与中国营养协会在北京等地开展‘减盐不减咸’的相关工作,为力争在2030年实现国人钠摄入量每天5克贡献力量。”

 

《中国食品报》(2025年09月18日01版)

  ( 责编:罗 晨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