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一田多收的建议作出了答复。农业农村部表示,近年来,其高度重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积极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政策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一是规划引领发展。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实施《“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从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和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等多个方面,加力推动科技集成创新,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十四五”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设规划》,对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部署安排,引导种养主体根据地区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优化种养业布局,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利用型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聚焦畜禽养殖大县、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支持种养主体建设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行粪肥还田奖补政策,培育壮大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220.52亿元,支持305个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337个县(农场)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同时,农业农村部支持优势地区发展生态产业,在全国相继建设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农业产业强镇,加强绿色发展引导,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先后制订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或标准,着力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指导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推行节本高效、生态友好的实用技术,发展稻渔种养复合模式,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链条,带动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推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农田一田多收。
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农业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机制,推动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王莎)
《中国食品报》(2025年08月29日04版)
( 责编:王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