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尝试新辅食都像拆盲盒。”过敏宝宝母亲的一句话道出了众多“敏宝”家庭的困扰。当牛奶、鸡蛋等常见食物成为“雷区”,“敏宝”家庭陷入既要严格防止宝宝过敏又要保证宝宝获得充足营养的困境,而传统辅食往往难以平衡“安全”与“营养”,要么因过度规避过敏原导致营养单一,要么因成分复杂增加过敏风险。与略显贫乏的供给相对的是巨大的需求——数据显示,在我国,超过40%的0—24月龄婴幼儿家长报告孩子曾出现或正表现有过敏性疾病症状。在此背景下,婴幼儿“低敏”配方营养品行业亟待发展、进阶。
特医食品满足“敏宝”需要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2%的人口患有各种过敏性疾病,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在我国,随着环境变化、饮食结构复杂化,过敏问题同样不容小觑,相关调查表明,约有30%—40%的人有过敏倾向。另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超过40%的0—24月龄婴幼儿家长报告孩子曾出现或正表现有过敏性疾病症状,总患病率约为12.3%,0—6岁过敏儿童长期稳定在2000万人以上,但国内相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渗透率不足5%。
近年来,随着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的数量持续上升,相关特医食品的热度持续攀升。特医食品中的乳蛋白水解配方是保护以牛奶蛋白过敏为主的婴幼儿的有效饮食管理方式,市场监管总局对该类特殊食品实施严格注册。在刚刚过去的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针对过敏患儿批准注册的特医食品共16款,其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11款、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3款、氨基酸配方2款,可不同程度满足牛奶过敏患儿的营养需求。
市场监管总局提示,患儿家长应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选购合适的特医食品,购买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认准注册信息和“小蓝花”标识,还应注意贮存条件和保质期,而健康婴幼儿则不建议选择特医食品。
此外,临床医生提示,对婴幼儿在过敏初期的症状识别和预警十分重要,可能的表现有轻微湿疹、吐奶、腹泻等,这些容易被误认为“生理性现象”。当婴幼儿出现渗出性红斑、荨麻疹、不停哭闹、频繁揉眼鼻、便秘、黏液血便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家长要重视,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吴捷表示,宝宝一旦确认牛奶蛋白过敏,就需要在饮食上及时、严格地回避牛奶蛋白。对于人工或混合喂养的宝宝,需更换为专为食物过敏婴幼儿设计的特医食品,如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进行替代喂养。这类配方将会引起过敏的大分子牛奶蛋白进行水解或直接替换为单体氨基酸,只改变蛋白质的形态,不影响其营养价值,既可避免过敏反应再次发生,又能为宝宝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
“婴幼儿特医食品的选择要遵循分级管理原则,也就是根据宝宝过敏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配方喂养。”吴捷表示,根据国内外官方指南推荐,深度水解配方可作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一线管理方案,适用于90%以上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短肽更亲和人体,更好吸收,对于早日建立免疫耐受也有一定帮助。对于重度或无法耐受深度水解配方的患儿,则应选择氨基酸配方喂养。“牛奶蛋白过敏的饮食管理是一场‘持久战’,规范的管理时长至关重要,要坚持管理至少6个月,避免症状消失就立即更换配方,减少过敏反复。
“主动防敏”促市场快速增长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过敏问题的应对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调理至症状缓解,而是希望能够彻底解决过敏引发的问题,这一需求正在推动基础营养品向着“低敏”配方的方向快速发展。
随着家长对孩子过敏问题的认知迅速提升,他们对于婴幼儿营养品的需求也愈发多元。当下,“低敏”已成为婴幼儿营养品市场的热门赛道之一,市场迎来快速增长。
不含常见过敏原的婴幼儿营养品能够满足家长对婴幼儿群体健康和营养的双重需求,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选择“低敏”配方营养品。但在实际消费中,一些营养品常因过敏原标注不清晰导致潜在风险,同时,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盲目消费和错误消费也困扰着新手父母。因此,交付给市场安全、有效的产品也是品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澳企Forestpark旗下的综合膳食营养补充品牌健敏思(Witsbb)一直专注母婴健康领域,从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健敏思坚持“无敏”配方。其近期发布的“无敏100+透明清单”详细列出了116种排除过敏原,涵盖多国及地区强制标注的过敏原项目,为“敏宝”家庭提供了更安心的营养品选择。爱维睿将免疫耐受机制及“阶梯式建立耐受”等创新方案运用于“敏宝”调理中。此外,壹营养、纽乐曼、奇鹤、营养卫士等近年专门面对“敏宝”市场陆续推出“低敏”“0敏”系列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要求的提高、生产技术的突破与行业标准的完善,包括低敏配方在内的许多细分标签或将升级为主流需求,为整个婴幼儿营养健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业内人士指出,“低敏”配方营养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这个曾被视为“小而专”的赛道正重构健康产业逻辑。越来越多的企业战略已超越产品层面,转向健康生态构建。这个热门赛道正在重构包括药品研发、健康服务、保险保障、环境管理等在内的大健康产业生态系统。从“被动抗敏”到“主动防敏”,从“治疗疾病”到“管理健康”,一场“低敏”革命正在改变我国婴幼儿过敏人群的生活质量,也为健康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7月14日03版)
( 责编: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