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出台《“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浙江省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打造以千名“浙农英才”、万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十万农创客、百万现代“新农人”为主的乡村人才矩阵;安徽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新农人”协会,为全省返乡创业人才搭建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交流合作平台……近年来,我国各省不断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在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日,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559号《关于打造城乡融合发展“人才雁阵”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977号《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农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分别进行答复,答复中进一步明确了引导人才返乡干事创业、提升农民能力素质水平、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
用好人——政策赋能、教育培训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并从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强调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入乡发展、就业创业,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支持返乡人员等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做好返乡人才服务保障等工作;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对健全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激励政策体系作出细化部署……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乡村人才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指导各地加大各类乡村人才引进力度,推动科研院校与地方合作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助力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一方面,加强返乡创业扶持,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提出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农村创业带头人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一系列财政、用地、信贷、培训等方面政策;另一方面,加强农科生培养,印发《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涉农高校主动对接农村产业发展新要求,校地联动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应用型农林人才;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
在教育培训领域,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技术技能培训,把智慧农业、农产品网络销售、手机应用技能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体系,助力农民提升数字素养。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从2025年起至2027年底,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培训模式,引导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加大培训力度。教育部指导各地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灵活运用数字化、项目制、开放式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加大对乡村人才的政策扶持、教育培训和典型宣传力度,指导地方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各类人才下沉一线服务,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留住人——优化环境、搭建舞台
2022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重点面向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带头人,组织到优质高校进行系统培育,强化导师帮带、金融支持和激励保障等,把带头人培养成“领头雁”,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为全国各省份培育“头雁”5.43万名。同时,为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农业农村部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解读农村创业政策,组织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介活动,举办农村创业项目大赛,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典型经验推广进校园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通过结对帮带、技术培训、带动参与等方式,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为让人才引得进更留得住,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打出软硬件环境优化“组合拳”。在乡村建设方面,持续完善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开展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促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在氛围营造上,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持续推出重点报道和专题节目,展现优秀乡村人才扎根乡村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事迹。2014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10次,其中,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后,5次评选结果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宣传推介,推动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关心、支持乡村人才的良好氛围。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贡献突出的适当放宽学历等要求,激励优秀农业人才向基层流动。组织开展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2023年,共表彰478名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293名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有效激励了广大乡村人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当人才愿意扎根乡村,更需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农业农村部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印发指导文件,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建设农业产业强镇,组织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支持引导各地挖掘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不断拓宽乡村创业领域、扩大乡村就业容量。此外,依托“头雁”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农业农村部构建梯次衔接、各有侧重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示范带动各地创设实施地方人才培训项目。推动“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新型农科生培养,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基层干部人才强基赋能行动,引导带动高等院校参与乡村人才培养。
(叶家茂)
《中国食品报》(2025年06月30日02版)
( 责编:叶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