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首项重点任务。其中,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成为2025年扩内需的重点举措之一。新年伊始,食品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经验等纷纷涌现,首发经济逐渐成为食业激活消费动力、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
新“意”不断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在陕西西安未央区大融城,首家“海底捞·包间店”落地。与海底捞火锅的标准店型不同,“海底捞·包间店”不设大厅座位,以纯包间形式对外营业。首家“海底捞·包间店”店长贺女士表示,包间的服务人员经过了泡茶、商务礼仪等技能的专项培训,服务方面有所创新,“此外,包间店大约70%的菜品与标准店不同,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
据海底捞创新业态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几位来自西安的顾客提出,希望海底捞能提供空间更宽敞私密、菜品更加高端的火锅聚餐体验。这家“海底捞·包间店”正是在接收到顾客的需求后,迅速立项落成的创新项目。此外,海底捞还持续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探索,开设牛肉工坊、羊肉工坊、海鲜工坊、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新业态,在差异化道路上积极探索,与多元化消费群体“更近一步”。
在北京首钢园群明湖畔,一家麦当劳餐厅的显示屏实时更新着数据:餐厅累计发电量784230度,累计用电量687149度,累计发电量相当于植树21414棵,相当于减排392吨碳……
登上餐厅二楼平台,可以看到建筑二层四周都用栅型建材进行了包覆。这些遮阴型的“绿色设计”可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显著降低整体能耗。
从落地首家“零碳”餐厅开始,两年多的时间里,麦当劳“金拱向绿”之途高歌猛进:通过LEED认证的绿色餐厅增长至3400家,在其全国餐厅中的占比已超半数。
提升绿店规模的同时,麦当劳绿色技术也在同步迭代——
2024年3月,麦当劳中国首家光储一体的“零碳”餐厅落地广东广州,光伏供电不仅覆盖餐厅所有照明设备,还能通过储能装置实现绿色能源全天候供应;
2024年10月,麦当劳中国首家“四零”餐厅在广东深圳开业。在碳中和的基础上,通过“黑水虻厨余处理技术”对湿垃圾进行生物处理,实现“无废运营”,并借助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回收厨房用水,保持水使用平衡。
麦当劳中国首席运营官顾磊表示,麦当劳中国对绿色餐厅的坚持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标准,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寻求更多突破。
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投用的无人机外卖航线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飞行量和订单量稳定增长,市民也在积极体验这一新兴服务。在余杭区小古城村游玩的袁女士取到了30公里外送来的外卖。“下午想喝奶茶,听说这里有无人机外卖,我试着在平台上点单,没想到从下单到取餐只用了20多分钟,而且这么远的距离配送费也才8元。”袁女士对这单外卖既新奇又满意。
饿了么副总裁胡珺表示,无人机外卖首发项目的成功运营,离不开生态伙伴的合作,包括系统对接、地面运营协同,也离不开政策支持,如低空空域开放、航线开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补贴政策落实等。
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信息管理科科长葛英杰表示,无人机配送不仅能减少交通安全风险,还能提高配送效率,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首发经济是目前消费领域的高频热点和创新重点,无论是从消费端还是供给端,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驱动力。“发展首发经济,顺应我国消费市场升级趋势,前景广阔。”
量质齐增 持续推动食业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被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5年提升消费能级、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对于打好“首”字牌、发展食品产业,各地正发力布局。
甘肃省提出,抓好新型消费培育,大力推动智慧餐厅、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支持企业在省外设立“甘味”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陇酒”品牌展示展销示范店。北京市则提出,加快美食之都建设,累计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贵州省提出,创新举办“黔酒中国行”“黔酒全球行”等活动,加强产销衔接,扩大酱香白酒消费市场;持续改善消费条件,改造升级一批商圈、商业步行街、夜间消费集聚区,在重点旅游景区及周边布局建设特色美食街区。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于推动黑龙江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中央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徐卫国表示,应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找准首发品类适用的消费场景,进一步巩固黑龙江省在绿色食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让消费者及时接触到最新的产品、服务和消费理念,激发了消费潜力,为城市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晋谦提出,应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步行街和历史文化街区,将其与首店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实施“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是湖南省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劲仔食品董事长周劲松认为,提振消费的举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休闲食品也将受益。“我们已制定了‘三年倍增’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26年实现业绩翻一番,公司将打造健康零食科研高地,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健康美味的湘味零食,引领休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创新首发经济供给,一方面要在“量”上做文章,积极吸引更多企业首发、首秀、首展、首店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在“质”上下功夫,提升首发能级,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通过量质齐增,促进品牌之间的互利共赢和良性竞争,推动首发经济产业链发展,避免首发优势“昙花一现”,使首发经济真正成为持续推动食业发展、激发消费潜能的内生动力。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2月13日01版)
(责编:王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