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娇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围绕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等内容,介绍四部门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一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服务经营主体工作。”罗文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引导平台企业用流量帮助平台内商户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交易量,鼓励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合理配置流量资源,重点向农产品经营主体、特色经营主体和新入驻经营主体倾斜。此外,针对个体工商户,该局将其分为生存、成长、发展三个类型和名、特、优、新四个类别,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国统一的分型分类“个体工商户名录库”,并将在此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在税收、社保、就业、融资等领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在场地、成本、培训、招工等方面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精准帮扶。
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就业和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监管总局近期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丛林介绍,这项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机制的优势,加强央地联动,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小微企业只要是合规持续经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状况良好,同时有真实的融资需求,贷款用途是合规的,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制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受社会关注,未来在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举措?王江平介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已经涌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提振民企信心的重要举措。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司法部已经收到了1000多条意见和建议。胡卫列表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草案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并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充分表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这些内容成为法律制度后就具有了稳定性和刚性约束,必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此外,王江平透露,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一些具体举措,帮扶企业拓展市场、释放活力。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如启动建设中国消费名品方阵,从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三个维度选树千件中国消费名品,推出首批百件具有全球认可度的优质品牌,并组织开展全球性的传播推广活动;在全国布局建设特色食品产区以及“吃货节”等“三品”全国行活动。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如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聚焦典型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梯度培育一批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智能工厂。
《中国食品报》(2024年10月16日01版)
(责编:高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