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娇娣)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内的三大奖项各有得主,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食品及食品相关领域多个项目榜上有名。
在食品领域,“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玉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通过食药用菌育种、栽培、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开创了“一区一馆五库”菌物保育技术体系,建成国际领先、年入库量全国最多的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创建“表型+基因型+功能成分+活性评价”精准育种技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新品种42个,攻克了食用菌质构重组全株高值化利用技术、食用菌质构重组全株高值化利用技术,成果支撑我国食用菌产量增长2.38倍,食用菌可食化率从70%提高到100%。项目相关成果在全国28个省(区市)的45个示范基地推广,累计产值达4023.97亿元。“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主要完成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等15人。项目发明了“加密活区”净水及调光抑藻等生态型水源水质改善技术,攻克了嗅味、毒害副产物、耐氯生物、砷、氟等系列水质净化难题,创制了标准化装配式水厂及农村供水远程运维模式,实现了全场景水质监测系列装备首台套突破和自主可控,创建了从源头到龙头、分散到集中、监测到管控、城乡全覆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应用于1431项工程、覆盖4500个公共供水厂,直接受益人口2.58亿,服务人口7.2亿,支撑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
此外,“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食品生物制造工业菌种高效选育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富含多糖的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和平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打破了国外菌株、技术和产品垄断,扭转了我国乳酸菌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保藏乳酸菌51286株,发明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通量精准筛选技术,筛选出优良特性乳酸菌104株,实现了我国乳酸菌菌种的自有化。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刘龙牵头完成的“食品生物制造工业菌种高效选育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取了系列原料转化效率高、生产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菌种,并在多家企业进行了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实现了相关工业生产菌种的国产化,对我国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的高水平自立自强和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富含多糖的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南昌大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获奖团队成员包括聂少平、谢明勇、殷军艺等10人,项目技术成果实现了富含多糖的精准营养健康食品设计与创制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项目围绕和慢性病关系紧密的免疫调节和改善胃肠道功能两大领域,创新了多糖结构表征理论与方法,突破多糖功能评价技术瓶颈并创建多糖调节健康功能新理论;构建了国内首个食源性多糖数据库,且种类最多、规模最大;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复合多糖生产基地,相关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创建了冲泡类等营养健康食品开发关键技术体系,率先开发系列“养胃”食疗健康产品。
在涉农领域,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赵书红牵头的“猪基因组选种选配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院长郑海学牵头的“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绍江主持完成的“玉米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创建及规模化应用”等项目,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主持完成的“小麦优质高产亲本材料创制与郑麦379等品种选育应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万善勇等完成的“花生抗旱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艾庆辉为第一完成人的“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牵头的“肉鸭高效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牵头的“真核生物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沈建忠主持完成的“可转移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的发现及其传播机制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王文主持完成的“反刍动物进化的基因组学研究”等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食品报》(2024年06月26日01版)
(责编:高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