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销声匿迹多年却又失而复得 技术接力让上海“崩瓜”坐“专车卧铺”北上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5/23 10:53:23

  近日,上海本地西瓜正式开售,首批供港的南汇8424西瓜和三林崩瓜于5月18日启运香港。值得一提的是,盒马也通过全国销售网络运送8424西瓜、三林崩瓜出沪,三林崩瓜乘坐“专车卧铺”北上,亮相北京门店。

  作为继南汇8424西瓜之后的又一张浦东“名片”,三林崩瓜为什么销声匿迹多年又失而复得?还得从它的“暴脾气”说起。传说每每打雷下雨,或是有人走过瓜田时脚步重了些,三林崩瓜便会如点燃引线的炮仗崩裂开来,这是因为瓜皮仅有约1元硬币厚,但是瓜肉脆甜多汁,令人回味。

技术加持让“崩瓜”重回市场

  近年来三林崩瓜能重回市场,这背后是农业专家、种植户和渠道商为之付出的心血。

  20世纪70年代末,专家们从海外引回三林崩瓜原种开始尝试种植,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技术接力,三林崩瓜得以重现果蔬市场。但由于三林崩瓜容易“自爆”,使其在培育和运输上困难重重,市场越来越小,直至销声匿迹。2007年,浦东新区将三林崩瓜列入抢救性品牌项目。

  “每到崩瓜采摘季,我们员工都要将指甲修剪得尽可能短,因为指甲长的稍微碰一下瓜皮,它就会裂。”川沙盒马村种植基地的技术顾问金志华介绍说,为了与崩瓜“和谐相处”,瓜农们也使尽浑身解数。

  为了能让三林崩瓜大批量走上市民餐桌,去年盒马在川沙镇包下了150亩基地种植崩瓜。上线第一年,销量增长近两倍,足见吃瓜群众的热情。

  此外,今年三林崩瓜又升级了。在保持了传统崩瓜“皮薄如纸、个小瓤黄”的优势下,通过品种筛选的手段将崩瓜的糖度提升了1.5倍。同时,为了让崩瓜在采摘、运输过程中不易裂开,瓜农通过测算,在采摘前20—22天控制浇水量,让西瓜水分降低,瓜皮更加坚固。损耗的下降也让今年上市的三林崩瓜价格降低了15%。

  三林崩瓜在市场上受欢迎不是没有原因。近两年,盒马水果采购员郭凯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个头较小的西瓜,“普通西瓜动辄八九斤一个,这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到有负担。”重量仅为普通大西瓜一半,皮薄能轻松剖开的三林崩瓜,成为顺应消费偏好的新品种。

  在电商平台的影响下,消费者买西瓜的购买习惯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往消费者喜欢线下挑瓜,今年70%消费者在线上下单买瓜,背后是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不用挑不用选,品质也有保障。”郭凯表示。

崩瓜上市量还将进一步扩大

  近日,浦东新区又新增了3个盒马村:航头镇果园村、川沙新镇纯新村、书院镇塘北村,分别为盒马供应8424西瓜和三林崩瓜。

  随着盒马村的落成,种植面积较去年扩大了30%,今年崩瓜的上市量还将进一步扩大。加上稳定供应链和品种改良的基础,盒马今年计划扩大三林崩瓜的销售区域,送西瓜出沪北上。

  去年开始,盒马已经尝试将8424西瓜和三林崩瓜卖到华东、华北地区。在运输过程中,瓜农们发现,崩瓜的开裂是从上下两端开始。针对崩瓜的这一特点,盒马今年特地在包装上进行了改良,专为崩瓜细长的身材量身定制了“横卧”式包装箱,用泡沫纸和气泡柱包裹的崩瓜果体不易晃动,再加上物流方面全程专车配送,崩瓜48小时内便能从种植基地舒舒服服地“躺”到北京。

  通过建立盒马村搭建源头的采销供应链,盒马不仅服务了上海市民,也为全国消费者带去优质蔬果产品,帮助地方农产品走出去。目前,仅上海地区的盒马村就已超过10家,除三林崩瓜外,还帮助南汇水蜜桃、翠玉梨,南汇矮脚青、南汇申青黄瓜等特色果蔬从上海走向全国。

(程伟)

 

《中国食品报》(2024年05月23日02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