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湖南持续推进“三个高地”建设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5/14 6:41:42

本报记者  周  岩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湖南省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湖南的发展,每到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亲临湖南,为湖南的发展把脉定向、指航引路。”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说,特别是今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第4次亲临湖南,要求湖南要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

  “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奋勇争先,保持勇于进取、力争上游的奋进姿态,担负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使命和责任。”毛伟明说,湖南已具备再上新台阶、争取新胜利的基础和条件。当前,湖南正在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经济总量实现“四连跳”

  “从时间维度看,湖南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湖湘大地到处是活跃的创新创造,满目是日新的奋进图景。”毛伟明介绍,湖南从2012年经济总量的2万亿元,到去年突破了5万亿元,达到5.013万亿元,实现了“四连跳”。湖南的高技术产业已突破了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也突破了万亿家,近几年以平均每年200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7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湖南的经贸“朋友圈”已经达到了23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世界500强企业有211个项目和企业落户湖南,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100亿美元大关。全省绿色发展指数进入了全国前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跑赢经济发展速度,养老、医疗、城乡低保、公共卫生补助等稳步提标。

  “从空间维度看,湖南扩大了新的发展优势。”毛伟明介绍,湖南有3个万亿级产业、16个千亿级产业,拥有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浙江并列全国第三;有居全国首位的优势产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72个,居中部第一;有造福世界的湖南稻种,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装进了世界人民的“米袋子”,为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湖南贡献、中国贡献。

  毛伟明介绍,湖南将在更高的目标定位、更好的服务大局、更大的影响带动上,持续抓好“三个高地”建设。

  持续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南将紧紧抓住4个关键点,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在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上持续用力。

  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要紧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抢占产业制高点、人才制高点、技术制高点和平台制高点,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创新综合实力已经跃升至全国第9,通过开展高水平科研,连续4年实施“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已经在147个项目上实现了突破。比如,在高能级平台建设上,全力以赴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4+4科创工程”、湘江科学城等重大平台。

  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湖南作为内陆地区,要找准“两端、两有、两带、三化一流”4个着力点。“两端”就是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端发力,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两有”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最大效力配置资源;“两带”就是在“一带一路”和湖南自贸试验区带动下,把创新成果、改革成效和成功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带动改革开放发展;“三化一流”就是要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通过营商环境的改造,推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迈向高地。

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迎春介绍,湖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调出稻谷的两个省份之一,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湖南的粮食播种面积是7145万亩,粮食产量是613亿斤,水稻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

  一方面,推动藏粮于地“十确保”,坚持把耕地保护、建设、利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向良田要粮。在扩面积上,湖南开展环洞庭湖水资源配置工程,争取确保开垦恢复平湖优质耕地160万亩;稳妥推进后备耕地恢复,确保补足耕地缺口582万亩;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每年临时用地能够复耕复垦到位。在提质量方面,今年将改造316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湖南的48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能够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今年湖南还会全面持续实施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行动,确保畅通灌溉“中梗阻”7000公里;落实好秸秆还田、土地酸化治理,确保提升耕地质量。在增效能上,通过土地托管、代耕代种来确保土地撂荒治理,能够做到动态清零;坚持“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确保耕地安全利用率能够达到95%以上;分批次把山上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确保有序推进“耕地下山、果树上山”;持续开展“三湘护农”行动,确保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另一方面,推动藏粮于地“十突破”,努力把湖南打造成为种业和农机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向良技要粮。在育粮种上,开展低镉水稻、耐盐碱水稻联合攻关,突破低镉水稻年增100万亩;加快培育再生稻、短生育周期水稻和油菜品种,突破每年推广再生稻“稻稻油”年增50万亩。在推良机上,开展农机装备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建成丘陵地区农机产业发展高地;大力推广机插机抛,突破增密栽植年增5个百分点;加快研制推广机收减损装置,突破年均降低粮食损失率0.3个百分点;在用良法上,推广早稻集中育秧,突破新建集中育秧设施1000万平方米以上;强化高产示范引领,突破创建高产高效示范片年均5000个;创建一批绿色生产示范区,突破实现测深施肥绿色防控全覆盖;大力推进粮食增产计划,突破“三分地养活一个人”三一工程年增10万亩;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协同机制,突破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张迎春表示,下一步,湖南主要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双十举措”上发力,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湖南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近年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苗绣等一些致富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近3年来,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万元增长至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68万元增长到500万元。去年,湖南还在湘西自治州举办了“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向世界分享了湖南的减贫经验。张迎春表示,湖南将主要从3个方面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防止返贫上下功夫。湖南开发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信息管理平台,把收入在1万元以下、收入不升反降、易地搬迁的脱贫户作为重点监测对象,通过监测预警信息化管理,因人施策,制定帮扶的具体计划。张迎春提到,在52万户监测对象中,有因病致贫存在风险的达到6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公共健康知识。所以,湖南下一步将在产业、就业帮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健康帮扶,帮助大家更进一步增长公共卫生这一方面的知识,对疾病进行分级分类诊疗,大幅提高脱贫群众和农村的健康水平。

  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湖南处在北纬28度的水果特色产业带上,有“安化黑茶”“湖南红茶”“湖南茶油”“湖南辣椒”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品牌,“我们将抓住这一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15个重点县和2307个重点村发展畜禽、水产、蔬菜和中药材等,让富民产业越做越大,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张迎春举例说,湖南有一个重点村,就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汝城沙洲村,该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水果种植,已经实现了村民80%在家门口就业,近4年来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6%。

  在促进增收上下功夫。湖南对脱贫户持续开展3年增收行动,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支持返乡创业,引导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支持特色种养、庭院经济和手工作坊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大力发展农村冷链物流和快递,包括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社保稳慎提标和整合涉农补贴增加转移性收入。

 

《中国食品报》(2024年05月13日01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