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三茶”统筹 为全球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4/19 9:20:19

本报记者  罗  晨

  茶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标志性产品,千年来始终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日前于广东东莞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特别设立了500平方米的“国际茶日”专区,展出各地优质特色茶产品和生态低碳产业体系建设成果。其中,中国茶产业联盟专门设立生态低碳茶专区,集中展示推介一大批生态低碳茶、有机茶认证产品,助力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中国茶项目启动,成为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观众在博览会上品茶  (主办方供图)

  “一国一品”+“国际茶日”

  为世界茶文化交融互鉴搭建新桥梁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4月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国一品”中国茶项目暨2024“国际茶日”中国活动在博览会现场启动。

  据介绍,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FAO于2021年启动“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晔介绍,目前,“一国一品”已有80多个国家响应,涉及53个特色农产品。2023年,农业农村部申报的茶品类被FAO确定为中国国别项目。

  “国际茶日”是中国等国家首倡推动联合国设立的重要节日。2020年首届“国际茶日”,习近平主席亲致贺信,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在致辞时表示,围绕“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主题,农业农村部每年代表中国举办“国际茶日”主场系列活动。5年来,“国际茶日”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县长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大使品茶”共品茶香茶韵,“茶乡游”推动茶旅融合,“云推介”促进贸易发展,持续为茶农脱贫增收打造新平台,为世界茶文化交融互鉴搭建新桥梁,为全球茶产业健康发展不断贡献新力量。“未来,我们还将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茶文化、生态低碳茶生产技术交流互鉴活动,为茶产业国际合作提供文化交流、理念共享的舞台。”马洪涛说。

  从世界遗产到新茶饮

  “文化+产业+科技”为茶产品打开新市场

  茶专区里,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966年的云南普洱茶品牌“澜沧古茶”携其经典口粮茶007、0081以及传承25年不间断的标杆产品古树普洱生茶001、古树普洱熟茶0085亮相,助力推广全球首例茶主题世界遗产。

  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茶叶发展科科长杨显鸿介绍,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中居住的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作为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延续至今的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是人类早期利用茶树的活态样本,“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的景观格局承载着“林茶共生、人地共荣”的千年悠远历史。在经历13年的申遗历程后,去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填补了全球茶叶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2023年12月22日,澜沧古茶登陆港交所上市;今年3月,澜沧古茶成功上市的首个春茶季,品牌在景迈山古茶林举办线上公益义卖活动,号召全国茶友共同守护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让中国普洱茶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爱茶人的喜爱,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叶经煮沸的清水冲泡,顺乎自然,清饮雅尝是中式品茶的特点,极为讲究的功夫泡是常见的冲泡方式。但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功夫泡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普及。因此,澜沧古茶品牌创始人杜春峄在以“茶妈妈大红柑”“茶妈妈小青柑”成功开拓陈皮普洱市场后,针对年轻群体消费市场,创立以“简单喝好茶”为理念的子品牌“茶妈妈TEAMAMA”,依托澜沧古茶强大的原料优势、产品优势,不断探索发展新消费、新茶饮、新空间,满足年轻群体便携、简易冲泡的喝好茶需求。博览会上,不少观众前往茶妈妈展位,品尝好喝的养生茶饮,展位另一侧,多种口味的袋泡茶凭借缤纷多彩的包装,在众多饼茶、罐茶产品中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从经典普洱茶产品,到年轻、时尚的‘茶妈妈TEAMAMA’,澜沧古茶在产品发展战略上,紧跟不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以稳健的步伐,冲击更广阔的标准化、大众化、年轻化的快消茶品市场。”茶妈妈运营负责人林双嫩介绍。

  “G20”峰会、金砖五国峰会、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在多个大型活动中都可以见到龙润茶的“身影”。为了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龙润茶将中国茶文化和姓氏文化结合起来,借助定制化生产模式,打造了“龙润百家姓茶”定制礼品IP,受到市场青睐。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执行总裁许耀南介绍,目前龙润茶在保山等地有五大生产基地,建有100多条先进的茶叶生产线,年加工茶叶能力突破5万吨。“传统的茶给人的印象就是喝水或者喝饮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茶是食品,也是生活方式,更在慢慢成为帮助人们维持健康的一类产品。”对此,龙润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刘仲华合作,研发出普洱茶萃固体饮料,将茶叶中的茶褐素、茶多糖、茶多酚等复合活性成分提取并浓缩到产品中,满足年轻群体的饮茶需求。

  谈及未来,许耀南介绍,以茶兴业,以茶富民。一方面,龙润茶将坚持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链”式效应,积极带动茶农、茶商共同富裕,加速形成“文化+产业+科技”,推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龙润茶也将进一步发扬中国茶文化,让小小的茶叶走进世界更多地区,也让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态低碳茶体系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茶业大国,不仅在茶园面积及茶叶年产量等方面稳居世界第一,更是在生态低碳的绿色发展道路上先行一步。“当前,中国茶产业正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张晔说,“一国一品”中国茶项目以生态低碳为主攻方向,聚焦价值链,一体化推进技术集成、基地创建、产品认证、市场开拓和国际交流,打造茶产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推更多中国优质茶走向世界。同时,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生态低碳发展理念注入今年的“国际茶日”中国活动,为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在充分研究当前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开始联合研发推广生态低碳茶技术体系。该体系是一项涉及生态茶园建设、固碳减排技术应用、专业机构认证的系统性工程,生态低碳的理念贯穿了产、加、销整个链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阮建云在题为《茶产业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和产品认证工作进展》的报告中介绍,2022年,我国茶园面积5089.07万亩,总产量334.2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2.12倍、3.89倍。茶叶全产业链正在呈现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变、向绿色生态低碳转型和向多业融合发展转变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2022年3月,生态低碳茶认证项目正式启动;同年5月21日,国内首张生态低碳茶认证证书发放。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处副处长冷杨介绍,生态低碳茶体系,是以生态茶园为基础,全面系统应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实现茶叶产品优质安全、生态低碳价值有效转化的新型茶叶可持续生产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茶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有效途径。

  阮建云介绍,从产品质量安全角度看,普通茶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以及目前大力打造推广的生态低碳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茶产品体系。其中,生态低碳茶的关键点在于低碳品种选育、低碳栽培、低碳加工和低碳储运,其茶园精准高效养分管理技术能显著降低肥料投入和温室气体排放。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0余家茶企提出认证申请;已有16个省的80多家茶企、100多个产品得到认证;浙江安吉、湖北十堰、湖北五峰、四川宜宾翠屏区、四川夹江县、贵州雷山县、云南普洱、云南勐海等地正在推进生态低碳茶体系建设。

  “生态低碳茶可以称为FAO农业绿色发展的中国模式。”阮建云说,期待全球茶产业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国食品报》(2024年04月19日01版)

  (责编:顾雨霏)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