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政府工作接地气 乡村振兴有底气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3/1 9:08:48

本报记者  刘天助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期,全国各地地方两会陆续召开,记者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纷纷给出“实招”。

“千万工程”造福万千群众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已经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2023年,浙江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292个,建设高标准农田85.3万亩,支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山区26县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吉林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5个、高标准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同步推进100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500公里,整治“畅返不畅”5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3400户;广东制定实施“1+N+X”政策体系,选取22个县(市、区)、110个镇、1062个村(社区)作为首批典型,更好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清洁乡村2000个,建设和美乡村200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海南省提出具体举措,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下一步,海南将深化农村“三块地”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建年收益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100个。推广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经营性净收入。培育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乡村匠人“三支队伍”800人,做强特色劳务品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等重要提法部署,释放出我国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信号。

防止规模性返贫工作不松劲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扎实成效,中西部22个有脱贫攻坚和巩固成果任务的省份都建立了监测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3年来,累计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剩余都落实了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如何进一步兜牢底线,推动脱贫地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对一个家庭、一个地方来说,脱贫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遇到结构性失业、疾病、灾害、事故等致贫因素和风险,返贫的风险也是存在的。防止规模性返贫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持续用力,思想上不能松懈、工作上不能松劲。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也明确了相关的工作部署。

  河北加大对受灾群众帮扶力度,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开展百企联百县活动,强化产业、就业、科技等帮扶,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吉林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135个,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河南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精准识别、应纳尽纳,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探索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广西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深化粤桂东西部协作,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帮扶产业项目联农带农作用。

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

  近年来,我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推动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四川启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国内唯一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投入运行,5大种业集群加快建设。河南聚焦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酒饮品,建立“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现代食品全产业链条,实施牧原产业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双汇第三工业园、益海嘉里现代食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支持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企业创新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宁夏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设施蔬菜、冷凉蔬菜、预制菜和适水产业等加快发展,奶牛存栏量增速、牛奶产量、肉牛饲养量增速、蛋种鸡市场份额等全国领先,宁夏菜心、盐池滩羊、塞尚厚乳、大窑饮品等一批好产品在市场上持续畅销,宁夏葡萄酒产区品牌上升至中国第一、世界第四,酒庄酒产量居全国首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更大力度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方能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各地纷纷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力引擎”,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甘肃致力建设农业现代化大产业,严守耕地红线,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和盐碱耕地治理,推进石羊河流域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力争两年内打造10个百亿级产业大县,创建果、薯2个五百亿级和牛、羊、药、菜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培育营业收入过千万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

  江西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陕西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聚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苹果、蔬菜、茶叶、畜禽、中药材5个千亿级和乳制品、食用菌、猕猴桃3个百亿级产业链群,水果产量达到2110万吨,蔬菜和食用菌达到2100万吨,茶叶保持在14万吨左右。

 

《中国食品报》(2024年03月01日01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