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监管> 浏览文章
海关总署: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3/3/23 9:42:52

本报记者 韩松妍

  3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介绍,2022年,海关税收入库2.28万亿元,增长13.6%。2023年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多措并举服务外贸保稳提质。

我国外贸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

  俞建华表示,从规模上看,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进出口总值超过6万亿元,在历史上是第二次。从构成上看,疫情期间我国率先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抬高了外贸基数。据测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长超过10%。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份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份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的外贸表现是好的。

  俞建华坦言,外贸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对全球贸易构成了持续冲击。最近西方一些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等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冲击,也是我国外贸促稳提质的外部挑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在经营主体方面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俞建华认为,这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此外,在订单方面,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企业比重连续提升;在新动能方面,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8%;在贸易多元化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过10%,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增长超过3%。

  针对“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一事,俞建华表示,这里面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大量空箱在我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们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从海关最新数据看,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

  “综合起来看,外贸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但也蕴含了不少机遇,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比较来看,我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俞建华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对今年我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

精准施策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去年,海关总署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这些措施受到了经营主体的欢迎,取得了预期效果。

  俞建华介绍,在保畅通上,与一些贸易大国相比,我国货物进出口总体上不仅没有因疫情受阻,而且通关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67%和92%。

  在降成本上,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仅去年就为外贸企业减税、退税2850亿元。

  在优服务上,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创新大宗商品“先放后检”、农食产品“绿色通道”等监管模式,将87种商品编码调出法检目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我们正在对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俞建华表示,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针对现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如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支持新业态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做到精准监管、快速通关。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层面,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赵增连表示,口岸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将继续推出新的有力举措,具体来说:

  一是优化口岸设施。海关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重要边境口岸的扩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边境口岸通关能力。正在指导海南省落实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方案,加快自贸港口岸建设,为下一步如期封关运行提供口岸设施保障。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优化“通关+物流”“外贸+金融”相关服务,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询、出口信用保险办理、跨境结算融资等服务。

  三是促进内外联通。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发展,支持各地“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

  四是强化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协调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稳妥推进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跨境贸易相关单证交换共享。

  五是提高通关效能。在前期评估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组合港”等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公布口岸通关流程和主要环节作业时限,将通关时间稳固在合理区间内,给广大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通关预期。

持续完善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措施

  跨境电商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新时代十年,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翻了一番。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介绍,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31个省市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孙玉宁指出,跨境电商有别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特点,它呈现出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点。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进口清单数量是同期货物报关单数量的56倍,每单平均价值不足货物报关单的万分之三。

  “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出台了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通过分类管理,‘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孙玉宁介绍,在原有“企业对个人(B2C)”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服务于“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企业对个人(B2B2C)”的监管政策;加强科技赋能,开发应用上线了统一版跨境电商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交易、支付、物流等相关数据的集成管理。同时,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无纸化,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已经达到1713家。

  孙玉宁说,下一阶段,海关将继续坚持“创新、包容、审慎、协同”的监管理念,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一方面要在强监管上下功夫,持续关注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泛开展商品条码应用,加强对商品溯源管理,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另一方面要在优服务上“出实招”。一是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便利企业线上办理;二是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预期引导;四是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五是持续完善进出口退货措施,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中国食品报》(2023年03月23日02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