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独家> 浏览文章
"宅经济"催生"小食光" 全民做菜带火了哪些行业?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0/4/20 12:26:13

本报记者 顾雨霏

  一场疫情,促使全国人民“解锁”了厨艺技能。网红菜谱屡屡冲上热搜,很多人即使没参与朋友圈“厨艺大赛”,也或多或少在社交网站上“潜水”观战。自制凉皮、电饭锅蛋糕、炸油条、手煮奶茶......抗击疫情期间,网友们积极提交参赛作品,这场名为“宅在家美食才艺大比拼”的自发性赛事,就这样从短视频平台、食谱类App延伸到朋友圈、微博。

  这样的“全民厨师”热潮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生鲜电商迎来突击大考、部分App流量翻番、方便食品等销量大涨......这些现象背后有哪些是真正的机会,又有哪些只是短暂的“应激反应”。随着全面复工的推进,越来越多疫情期间的“厨神”被复工的外卖小哥“打回原形”,曾经那些“人人备战新东方”的“小食光”,又为所涉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灵感呢?

全民厨师热潮产生连锁反应

  从手无提菜刀之力的外卖党或早对烹饪失去冲动的家庭掌勺人,摇身变成花样百出的“准厨师”,这个过程当然离不开App们的造势和帮助。微博上曾引发一场“宅在家美食才艺大比拼”,话题累计阅读量达3.8亿,讨论量超11万,小红书、微信朋友圈等舆论场也迅速被美食攻占。

  “我在抖音第四次刷到电饭煲蛋糕后,终于没忍住去交了作业。”家住北京通州的林舒向记者展示了这段时间完成的优秀作品照片。“平时上班时间太紧,现在一下闲下来了,就在App上学做一些好吃的,教程视频版、文字版都有,我甚至学会了徽州毛豆腐。”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疫情期间林舒自己制作的菜肴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疫情期间,像林舒这样临时抱佛脚查食谱的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20年1月,移动应用增长榜美食佳饮分类前20名中,食谱类App占4席;主打菜谱的美食社区“下厨房”App则在大年初三就流量暴增导致一度宕机;从疫情开始至今,豆果美食平台的流量涨幅已经翻番。

  火热的不仅App,“全民厨师”也让天猫热搜前排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关键词,比如打蛋器、烤箱、咖啡机等。“我自己都没想到,宅在家的这段时间,居然学会了烤饼干,练成了不太好看的咖啡拉花。闲置了很久的咖啡机和烤箱终于派上用场了,我还为了做蛋糕,新买了电动打蛋器。”杨可说,这次尝试让她爱上了烘焙,也发现了这些小家电的便利性。

  疫情禁锢住了人们的双腿,却让很多家庭场景的需求被创造或释放,让很多年轻人又重新燃起“精致生活”的希望,而这些促成了小家电行业在疫情期间的逆势增长。据天猫国际数据,春节假期至今,英国摩飞多功能锅、日本三明治机备受年轻人欢迎,和面机销售同比增长400%,电饼铛销售同比增长600%,电烤箱同比增长270%,电蒸锅同比增长240%。苏宁大数据显示,从1月25日到2月18日,生活家电品类中电压力锅、电火锅、电炖锅、空气炸锅等各类锅具平均每天售出近万台。

  App作赛场和教科书,小家电为作品增色,此外,这场比赛还有刚需。“疫情期间,绝大多数人拥有了更多时间,养成了在家做饭的习惯。”业内人士表示,生鲜买菜成为刚需,这个赛道上的很多公司迎来井喷期,甚至中石化也在加油站开启了卖菜模式。另外,方便类、速食类、半成品菜和成品菜也都是暴涨的行情。

阶段性需求能否成为习惯

  厨艺大赛这事,还要从外卖不让进小区说起。“取一次外卖太麻烦了,到小区门口取餐已经让外卖失去部分意义了,何况还要用掉一个口罩,回家还要再消毒,可选择的外卖种类也不多。这是一笔经济账,算来算去还不如在家自己做。”90后新媒体人闫珊珊告诉记者,正是这个原因让她选择在家做饭。

  “对我来所,烤蛋糕、烤饼干真的非常治愈。”杨可坦言:“每天刷时间最长的其实还是疫情相关的新闻,动手做些自己喜欢的甜点,配上合适的饮品一起吃,感觉情绪一下得到了放松。”关于是否会晒出来,杨可表示,难度系数比较高、做出来好看的就会晒出来“,看到有人点赞,特别有成就感。”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营养专业毛羽扬教授告诉记者,人们选择自己动手做饭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餐饮店歇业、购买外卖不便,迫于无奈只能自己在家洗手做羹汤;二是一部分年轻人爱吃也爱做,晒厨艺满足了他们的社交展示需求;三是通过烹饪消磨时间、调节情绪以及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氛围。

  那么,随着全面复工的推进,在家做饭的习惯还能延续多久呢?毛羽扬认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阶段性需求,年轻一代如果已经习惯了叫外卖,可能不会因为这场疫情改变习惯,在家做饭的冲动会逐渐淡化,可能会在节假日偶尔为之。但也不否认少部分人会坚持下来。

  眼下已经进入复工期,为避免聚集,很多上班族复工依旧延续了做饭的习惯。不久前,“复工便当”成为热门话题。对于自己能否坚持动手做饭,林舒无法给出答案。“我已经知道在家做饭难度不大,但现在已经回到正常工作状态,生活节奏突然加快,我也不清楚自己能坚持几天。即使不能坚持每餐动手,我应该也会尽量减少外食。”

抓住机遇创造红利

  近期,随着生活、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宅经济”开始迎来短暂繁荣后的发展危机“,宅经济”业态热度回落之后,到底能留下些什么?繁荣期出现的新现象、新趋势,又能为所涉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哪些灵感呢?

  下厨房日活用户数量开始出现回落,下厨房推测,全国整体开学后,流量会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疫情给了App们免费获客的时间,但是同时也是考验各家产品的关键时刻。”业内人士表示,用户会对产品进行比较,只有足够好用,用户的使用习惯才会延续到疫情过后,用户才能真正留存下来。“一段有创意的美食视频、一份具有挑战性的菜品制作教程,这些都可能激发人们制作美食或观看别人制作美食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用户、留住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期间,App翻倍上涨的流量带来的不只是本身的内容分成和广告收益。跟着视频学做菜、买商品,更让衍生出的电商规模大幅增长。据统计“,日食记”背后“罐头场”的电商销售额在一季度同比增长126%,环比2019年的第四季度增幅则达到32%,这意味着疫情期间,其电商表现甚至超过了电商黄金期“双十一”。而即便是到了疫情趋向稳定的3月,这一效应还在延续,其销售额环比2月增长67%。

  如此看来,打造一个IP或是一个场景,让品牌从精神到物质触达用户,比短期变现更有价值。

  这场疫情不只逼出了一批厨师,也让不少人认清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因此,疫情引发的速食产品热至今依旧热度不减,并且带动了餐饮企业对线上半成品、速食产品等的研发。

  “这是这些行业的机会。”毛羽扬称,抓住机会,提升品质、创新品类,品牌将在这一时期抓住更多消费者的心“。半成品行业需要在储存配送方面进行完善,将口味口感尽量做得更好。”

  在堂食、外卖受阻的情况下,半成品速食的全渠道市场也成了餐饮企业现阶段的止损方式。京东、每日优鲜等平台与线下餐饮品牌合作,开拓标品菜、半成品速食生产。京东上线的“餐饮零售发展联盟”中,包括海底捞、小南国、西贝莜面村、广州酒家在内的百余家餐饮企业销售半成品食材。京东数据显示,1月18日至今,半加工蔬菜成交额增长超过142%;方便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41%。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与传统餐企跨界合作,除了保障每日优鲜成品菜、半成品菜的供应,主要还是集中在方便菜、懒人菜的开发上,这是基于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用户不方便到线下餐厅吃饭、不方便叫外卖的判断。

  对于餐饮企业转战线上推出了半成品食材,毛羽扬认为,短期来看销量应该不错,但对比专业品牌来说,餐饮企业优势较小。“随着日常生活的恢复,消费者对餐饮企业半成品的需求可能有所回落,但对堂食的需求必然上涨,加之各项利好政策,餐饮行业生机将逐渐恢复。”

  在京东反馈的数据中,调味品也是涨势较为明显的品类之一。1月18日至今,京东平台调味品成交额增长超过129%,其中,酱菜榨菜、酱油蚝油、火锅调料成交额占比最高。对此,毛羽扬表示,调味品在电商平台的销量见涨,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购买渠道转为线上所致,行业整体销量不会如此乐观。“不过,火锅底料等单品销量上涨,这也可以给企业一些灵感。”毛羽扬认为,调味品行业需要做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让烹饪简单化。比如打造更多的复合调味包。“现在品类过于单一,我国有八大菜系,每个地方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复合调味包创新的空间很大。”

  “整体来看,这次热潮所涉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都离不开提升品质,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既要把握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又要在后疫情时代做好延伸。”毛羽扬表示,如今,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宅经济”正在退温,这一定程度上是由疫情流量的特殊性决定的,一些阶段性需求具有不可持续性。但也应看到,一些单品热度不减、线上业务进一步扩大、一批用户感受到做饭的乐趣,对电子菜谱类App的黏性不断增加。事实上,无论哪种形式的“宅经济”,欲要融入新时期人们的生活,不至于沦为疫情影响下的昙花一现,都必须依靠可靠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做到优化生活,才能真正吸引并留住用户,进而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根基。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