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校园> 浏览文章
“我们学校的饭菜有妈妈的味道” 宁夏吴忠推行“妈妈后厨”模式监管校园餐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10/14 11:54:34

  “我们学校的饭菜有妈妈的味道。”在宁夏吴忠市秦宁中学,一名学生端着餐盘满意地说。透过玻璃窗,吴忠市吴忠中学的食堂员工张女士熟练地将刚炒好的青椒肉片装盘,她不仅是工作人员,更是一名学生的家长。在这所学校的食堂里,14名员工中有9名是本校学生家长。她们之中,有的是厨师,有的是帮灶,还有的负责洗碗、保洁。

  在吴忠市,像这样家长参与校园餐工作的模式已不是个例。近年来,吴忠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妈妈后厨”模式,让家长成为学校食堂的工作员、宣传员和监督员,为校园食品安全加上一把锁。

  “我已在学校食堂帮厨3年了,除了方便照顾孩子上学外,还能了解食堂的卫生管理情况。”在秦宁中学食堂工作的学生家长说道,“因为自己的孩子在餐厅吃饭,所以‘妈妈们’蔬菜都洗得格外干净。”她表示,每顿饭前都要给餐桌消毒,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细致。

  “妈妈后厨”推行后,学生们对食堂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秦宁中学高一的学生兴奋地说:“每次打饭的时候,阿姨都会问我饭菜够不够,喜欢吃哪个,可暖心了。”正在就餐的另一名学生也感慨道:“每次来餐厅吃饭,看到桌子椅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餐盘光洁如新,吃饭非常放心。”

  “妈妈后厨”模式是吴忠市校园餐监管的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吴忠全市101所中小学校共聘用280名学生家长进入食堂后厨工作。这些家长在学校食堂担任厨师、配菜员、保洁员、库管员、洗消工等不同岗位。

  吴忠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在“校长+家委会陪餐制”基础上,让妈妈们全流程、全时段、全方位监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膳食健康。这一做法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倒逼学校加强食品安全自律管理。“妈妈后厨”作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链接纽带,及时向学生家长传递“校园餐”质量和安全情况,让家长放心。妈妈们全程参与食堂采购、配餐、加工制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学校的食品安全信息。她们能及时收集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食堂的建议,学校也不定期向妈妈们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拓宽了学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渠道,积极打造食材安心、膳食健康、服务到位、文明光盘、阳光操作的“五型食堂”。

  吴忠市在推行“妈妈后厨”的同时,还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食品安全工作。全市455家校园食堂和2家校外供餐单位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学生家长可通过视频实时查看厨房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情况。此外,吴忠市在宁夏全区率先印发了《吴忠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该机制明确了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定期通报、联合整治4个运行机制和9部门的职责分工。

  同时,吴忠市还建立了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推动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大宗食材供应程序。在入口关方面,推出“营改”小程序,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每次采购食材的照片、数量、验收等信息。在出口关方面,推行试餐员做法,由食堂管理员、老师和学生家长每天随机进行试餐并提出意见建议。

  “妈妈后厨”的成功实践,只是吴忠市构建校园食品安全体系的一个环节。随着“四位一体”监管机制的完善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全面覆盖,吴忠市的校园餐监管正从“明厨亮灶”走向“阳光操作”的提档升级。

  (张宏沛)

 

《中国食品报》(2025年10月14日03版)

  ( 责编:袁国凤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