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恒金
外卖订单激增的后厨里,执法人员开展突击检查;社区课堂上,孩子们动手操作胶体金试剂盒检测水果样本;假日学校食堂中,“食安封签”守护着学生们的午餐……夏季高温时节,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日常巡查、数字监管、科普教育等多元手段,在全省范围内织密夏季食品安全防护网。

工作人员向学生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日常巡查让“烟火气”飘得更安全
“执法人员手把手教我们进行改造,如今苍蝇和灰尘都进不来,顾客看着干净,买得也更放心。”在温州市瓯海区摆摊售卖熟食的徐师傅说道。入夏之后,餐饮业兴起了熟食外摆热潮,瓯海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点对点指导服务,确保“烟火气”安全规范地飘散。
“温度控制是熟食安全的关键所在。”瓯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温天气下熟食容易变质的风险,执法人员将食材贮存作为指导重点,逐一检查保温保鲜设备的数量和运行状况。同时,开展“净厨行动”,在后厨制作现场指导商户严格执行“三专一严”的熟食加工标准,严防高温天气食材变质,确保熟食全程处于安全温度。
“羊肉串的原料是从哪家供应商进的?出示一下进货单和检疫证明……”金华市武义县市场监管局聚焦夏季食品安全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以烧烤摊点、饮品店等为重心,开展“炙烤防线”专项行动。
武义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餐饮业态监管中,经营资质与环境卫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在烧烤店、奶茶店、卤味店等高风险场所,该局执法人员严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时效、功能区划分及消毒设备运行等关键项,对健康证过期、“三防”缺失店铺果断亮出停业整改红牌。面对高温下食材易腐变质的挑战,该局着眼牛羊肉、海鲜、调味品及饮品等高风险点,聚焦进货渠道正规性、索证索票完整性,严打变质、过期食品及“三无”、仿冒肉制品流入市场。
据悉,为规范小餐饮经营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今年4月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小餐饮后厨脏乱、操作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全面组织开展150平方米以下小餐饮“净厨”集中治理行动,通过发布“五净”“三清”指南,明确餐饮店硬件改造标准与操作流程,推动小餐饮后厨环境升级。对存量、增量、问题小餐饮分类施策,推动小餐饮实现后厨环境与管理流程“双提升”。
数字监管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过去人员有限,检查范围和频次都不高。现在系统自动预警,我们能够第一时间介入处置。”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西湖区创新建立生鲜快检数字驾驶舱,集成门店动态管理、检测进程管理、数据分析、智能视频监控、数智追溯、隐患闭环6大功能模块,动态管理全区生鲜门店的数量点位、风险等级等信息。
依托数字驾驶舱,西湖区还实现了与浙江省“浙食链”“快检一件事”等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目前,西湖区40家直营生鲜连锁门店已全部接入“浙食链”,构建全程追溯链。在蒋村紫霞街等11条标准化示范街区,每家门店入口处均设置了智慧公示屏,实时滚动展示检测结果、货源追溯等信息。“现在买菜就像查快递一样方便。”西湖区居民王女士扫描“浙食链”二维码,3秒便查到所购青菜的检测报告和种植基地。
近日,多个平台参与的外卖“补贴大战”在社交网络刷屏,商户订单量激增,优惠价格背后的食品安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无堂食外卖。瓯海区市场监管局构建“监管部门+食安办+社会监督员”三方联动体系,对辖区无堂食餐饮的环境卫生、人员卫生、食材品质以及阳光厨房等方面进行指导,重点要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安装高清摄像头,覆盖食材处理、烹饪、分餐等全流程,视频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存储期不少于7天。
无堂食网络餐饮作为新消费业态,其治理需兼顾“安全底线”与“发展活力”。据悉,浙江省创新探索治理路径,推行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组团式”管理模式。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具备“六个统一”,即统一管理人员、统一档口办证、统一商家信息公示、统一功能布局、统一后厨环境公开和统一设置小哥驿站。目前,浙江省已建成改造提升型、品牌聚集型、新建示范型等不同类型“六统一”聚集区14个,涉及无堂食外卖商家462家。
食安科普助力食品安全意识提升
“这条线颜色深,说明黄曲霉毒素没超标。”近日,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管局组织10名学生走进台州市食补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探秘非遗食品的安全生产之旅”活动。
活动中,台州市非遗传承人徐爱琴详细讲解了八珍糕的古法工艺——从药食同源原料的严格甄选,到八道研磨的精工细作,再到真空罐装的密封技术。随后,市场监管人员向学生们普及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残留及黄曲霉毒素等食品安全风险知识,并指导他们动手操作胶体金试剂盒进行检测。
在嘉兴市,海盐县市场监管局于城所联合于城镇食药安办组织辖区内食品经营户、农村家宴厨师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会,进一步强化从业者主体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会上,监管人员向参会从业者发放《小餐饮经营规范指南》,要求各位从业者对照自查。专家围绕“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两部分展开培训。
在金华市,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金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发区大队携手90名外卖骑手,沿李渔路、双龙南街、环城南路、婺州街一路骑行,沿途向市民传递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反诈知识。此外,在该局的引导和带动下,该区已有12名外卖骑手担当起食品安全监督员的新角色,在日常配送中“随手拍、随时报”,化身移动“探头”,及时发现并上报食品安全隐患线索,为构建“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线下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通过举办食品安全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疑问。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发布夏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讲解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继续完善监管体系,积极探索“AI+场景”的多元化应用,加速推进AI技术与监管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注入科技新动能。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继续完善监管体系,积极探索“AI+场景”的多元化应用,加速推进AI技术与监管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注入科技新动能。
《中国食品报》(2025年08月08日03版)
( 责编:崔丹阳)